PDF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谢亚格

许昌高级中学,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有着极高的育人价值。将该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融入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结合教材知识点,从学生整体情况出发,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多元化课堂,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中英语;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87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不断完善传统教学模式,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让广大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品格素养,做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做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做中国精神的践行者。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实现了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教育以及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也必须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全面发展教育及文化事业。中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这些文化的熏陶下,每一个人都变得越来越好,社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现如今,人们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型人才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内在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英语是高中阶段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锻炼学生英语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后会更加欣赏外国文化,却忽略了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播。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打造校本资源,凸显英语教育使命

英语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文化思维,教师要积极打造校本教材,将更加优质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英语课堂,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创造出更大的教育价值。校本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拓宽文化的育人渠道。在打造校本资源的时候,教师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多种主题相融合的校本教材,便于学生学习和运用。同时还要提升师生互动效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差异,凸显英语教育使命,使学生热爱家乡。

首先,教师应将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引入到校本教材中,给学生渗透文化平等的意识,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维和观念。教师在创编校本教材的时候应注重全面性和启发性,确保教材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教师可组织学生用英语讨论传统节日,或者分组进行英语辩论,在耳濡目染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教师可在校本教材里增加知识积累模块,每个单元学完以后都要求学生将积累的知识书写下来,可以是教材中的知识,也可以是课外搜集的知识,这样便于以后的复习。其次,教师要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在校本教材中展现地域特色,给学生营造更加温馨的学习环境。如可以将本地民风民俗、地理环境、民间艺人等融入进去,拓展英语知识范畴,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科学性,延伸学生的文化接触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搜集本地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

(二)引入文化资源,充分渗透传统文化

虽然英语作为西方文化,但在高中英语教材中蕴含着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可充分挖掘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并与现实生活联系,将其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这些传统文化,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学习Festivals and customs时,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节日与风俗”。因此,教师便可以围绕这一主题融入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元素。例如在上课时,先为学生播放圣诞节的歌曲,让学生说出与这一首歌有关的节日,以此烘托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这环节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习俗,那么你们能说出我国传统节日的一些特点和习俗吗?”在讨论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英语说出有关传统节日的特点和习俗,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这环节之后,教师便可以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一般,同时,再为学生阐述不同节日所蕴含的情怀导向以及精神指向,从而,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进一步认识。

(三)课后活动补充中国传统文化

课后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教师若在课后活动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便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取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及探索。其次,教师可基于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教师需基于教学内容渗透传统文化,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英语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并在该过程中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于教学内容中,确保学生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有所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受到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战荣荣.高中英语书面表达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国教师,2019(S2):63.

[2]林锦安.高中英语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校园英语,2019(50):103-104.

[3]董群.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J].中学生英语,2019(4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