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为了保障水电站的电气设备的正常化运行,应从整体上来全方位重视加强科学化分析工作,并能加强具体的检修措施,以保障设备运行维护的控制水平全面提升,能全方位落实专业化管理措施,明确优化维护故障制度,能实现维护和故障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得以全面提升。
1 水电站电气设备故障问题及检修技术分析
1.1 故障问题
(1)励磁装置故障
考虑到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励磁装置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存在着其电压的异常上升的问题,则意味着下降的绕组直流电阻的情况,难以满足预期的安全性要求。结合存在着电压异常波动的情况,主要是存在着励磁装置的自身损耗,往往会造成逐渐松动的电刷弹簧的情况,不加以重视甚至会造成烧毁滑环的问题。
(2)变压器故障
针对水电站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存在着内部构件的接触不良的问题,或者意味着整体的变压器内部绝缘性能下降的影响,这样都意味着变压器负荷增大而造成明显噪音。同时,如果存在着比较高的周边湿度,也会出现变压器单相接地等造成故障问题。
1.2 检修技术
(1)检测法
通过监测设备电路的方式,能结合相关仪表,能进行相关检测得到的电压、电阻数值来予以观察,并能明确是否存在着设备内部线路的通畅性,如果存在着数值和预期不相符的情况,则意味着存在着内部线路的故障情况。从全方位实现检测效果提升的角度出发,应发挥出信息化数据监控优势,便于快速定位潜在的故障隐患,并提出有针对性预防措施。
(2) 经验法
这种方式则要求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化业务能力以及丰富经验。大都是选择活动部件进行按压、敲击法、黑暗观察法等方式。从实践效果来看,为了进一步实现预期的检修效果,还可以选择和现代化设备监控体系相结合的方案。
(3)PLC 系统监测法
结合发挥出PLC系统的优势,能实现水电站电气系统进行信号传递及控制,在此过程中,应重视加强抗干扰工作。选择金属隔离方法,能明确PLC系统位于强电磁环境中的作业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要求。
2 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现状问题分析
2.1 重经济效益,轻维护
在具体开展水电站电气设备维护检修的实践中,应保持设备的停机要求。特别是从实践中的水电站的“重视经济效益,轻视维护过程”的影响下,这样会造成电气设备的停机检修及维护工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不加重视则会造成存在安全故障隐患,难以实现设备的正常化运行。同时,如果不重视存在着明显的设备运行异常特征,也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寿命及稳定性要求,会造成后期检修维护成本及工作难度的增加。
2.2 检修方式陈旧,与实际工作不相符
结合具体的水电站运行的检修及维护工作开展情况,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下,相应的检修工作内容、检修方式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特别是陈旧且单一化模式难以体现出较强的针对性,会造成水电站的人力资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浪费问题。同时,在缺乏必要的电气设备运行维护计划的背景下,难以提升设备问题排查效果,长期积累则会造成较大的设备故障。另外,整体的周期性检查也没有结合实际来进行优化,不重视相应的维修记录,没有加强检测元件后的维护保养,这样自然会造成安全隐患进一步突出。
3 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工作质量提升策略分析
3.1 革新故障诊断技术,优化故障诊断方案
一方面,针对趋势性恶化故障来说,主要就是由于长期服役下的电气元件容易出现老化问题,会造成稳定性大大降低,进而会发生电气设备故障。这就应要求加强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应从实际出发,来全方位落实具体的参数指标的分析,并能重点检查元器件外观变化,并结合其特点,来提出科学合理的有效故障处理措施。
另一方面,针对偶发性恶化故障进行分析,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随机性特点,这就要求电气设备维护人员应考虑到设备种类及工作差异的情况,结合信息技术优势来构建监控及识别平台,并发挥出智能化算法优势,能进行电气设备电子器件参数指标分析,落实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故障所在,落实有效处理措施。
3.2 提升检修维护计划的针对性
考虑到水电站运行的特点,应加强日常化维护及管理工作,这就应在明确整体性理念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必要的维护工作,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电气设备的种类及特点,明确检修方案的科学化,并从实际出发来明确不同电子元器件的检修周期及维护方式,并能详细化说明相应的工作流程。同时,应构建高素质的检修维护工作队伍,保证整体检修维护的专业化特点。从实践角度来看,考虑到水电站电气设备紧密程度、系统复杂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应重点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工作,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的水电站发展的要求。
3.3 构建完善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
为了保障水电站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的要求,这就应结合实际来充分完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并针对存在的漏洞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保障全面提升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同时,在逐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明确具体的设别运行参数,以保障构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并构建涉及到相关运行状态数据的数据库,这些都是保障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保障。
3.4 明确事故处理原则,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产生的威胁
第一,准确化定位故障,落实故障根源所在。针对存在的电气设备事故问题,应全面体现出检修维护管理工作的优势,并能落实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针对存在事故的情况,应明确故障源及故障位置,并能落实电气设备的具体工作状态,提出有效的快速故障解决方案,避免事故扩大化。
第二,进行电气设备优化调试。维护人员结合电气设备运行特点,针对故障问题提出调试方案,尽可能降低故障再次发生的概率,实现全面提升检修工作效能;
第三,尽可能避免出现故障问题的连锁反应,合理化设置水电站相关电气设备的保护模式,尽可能避免受到故障设备的影响,落实其安全稳定运行要求;
第四,结合实际需求,严格恪守相关操作制度及规范,能有效避免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的问题。通过加强电气设备监控管理,能保障设备操作的规范性要求,尽可能有效控制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4 结语
由此可见,针对当前水电站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存在着较多故障问题,应提出合理化的检修措施。同时,考虑到存在着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中存在不合理之处,应明确故障诊断技术的创新发展,能结合实际需求来实现故障诊断方案的优化,并能保障检修维护计划的针对性,逐步结合实际来实现设备管理维护制度进一步完善。总体来看,我们应全面重视加强各方面的工作,以保障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与运行维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进而能带动着水电站项目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炜岷.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革新与运行维护策略[J].建筑与预算,2021(5):86-88.
[2]刘红娟.水电站电气设备检修技术革新与运行维护策略[J].电力设备管理,2021(8):107-108.
[3]谢娟.水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0(11):182-184.
[4]汪志梅.论水电站电气典型故障及处理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1(08X):227-227.
[5]李强,周鹏,张庆杰.小型水电站电气设备常见故障与排除[J].山东水利,201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