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徐金凤

海丰县海城镇中心小学,5164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深化对相应数学知识的认知。本文旨在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合,并提出几点浅薄的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有效融合
DOI:10.12721/ccn.2024.15731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科技可以引领教学创新,科技也可以引领小学生前进。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多媒体、网络、软件等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直观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本文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展开分析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意义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新颖且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必然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助力数学学习更加轻松顺利。此外,师生双方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沟通的桥梁和媒介,师生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拉近,学习过程自然也就更加轻松愉快。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落实新颖多样的学习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之一便是可以落实新颖多样的教学形式。新颖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切实缓解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精神疲劳和视觉疲劳,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是灵动的、精彩的。这样可以全面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使其不断进行深入探索。那么,数学学习也就会带给学生更多的生成性意义,当然,学生也可以通过数学学习获取更多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创设数学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在这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创设多彩的数学生活情境,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数学情境中,学生更愿意就情节、内容展开联想和思考,如此一来,必然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时间探险”的情境。想象一下,学生们成为了小小的时间探险家,他们的任务是在一个由时间构成的神秘岛屿上探险,解开时间之谜。在这个岛屿上,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生活不同,学生们需要依靠对“时、分、秒”的理解来找到正确的路径,完成任务。在这个探险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个关卡,每个关卡都与时间有关。例如,第一个关卡可能是“寻找时间宝藏”,学生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时间提示,找到隐藏在岛屿上的宝藏。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准确理解时间的流逝和转换,才能找到正确的路径。随着探险的深入,关卡的难度也会逐渐增加。例如,第二个关卡可能是“解救被困的时间精灵”,学生们需要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完成一系列任务,才能解救出被困的时间精灵。这个关卡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时间规划和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们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时、分、秒”的知识,还能在探险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同时,这种情境教学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尝试创设类似的数学情境,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具体、有趣的任务和挑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能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成长和进步。

(二)落实微课教学,提炼知识重点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微课教学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的产物之一。微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教师教学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落实微课教学,利用微课来提炼知识重点,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的思路,明确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找到重点,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同时,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也会获取到更核心、更具实用意义和价值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整体质量。

例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首先明确微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接着,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目标设计微课的内容,提炼出“倍”的核心知识点,如“倍”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场景等。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生动有趣的动画、图表等形式来呈现知识重点,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微课的时长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学生能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此外,微课中还应包含一些互动环节,如提问、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为了确保微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后练习和反馈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例如,可以设计一些与“倍的认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同时,也可以通过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微课的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加强课堂师生互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一个积极互动、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反馈。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增强师生互动。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和探索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同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置课堂规则、表扬优秀学生、组织学习竞赛等方式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时代,现代化设备在很多学校都已得到普及应用。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应当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发挥创新意识,多学习新的教学技术、方法,以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得到优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信息技术进课堂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但如果盲目跟风,容易陷入形式主义误区,课堂呈现出虚假的“热闹”景象。这还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工作有较好的认知、定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信息技术,应该怎样使用信息技术,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常春.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探析[J].华夏教师.2018,(13).28.

[2]吴文瑶,吴静.浅析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1).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8.01.067.

[3]李刚.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5).DOI:10.3969/j.issn.1671-489X.2013.2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