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致力于探索和实践“网络+学科教学”这一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现状而言,仍有许多优化与提升的空间。因此,教师需要结合“互联网+”的理念,进一步探讨优化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
一、“互联网+”背景下改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一)充实并拓展教学的内容
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将自身的技术知识和多年的实践经验与课本内容相结合,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讲解。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也很重要,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他们最迫切的求知需求。基于这些了解,教师可以制定更贴合实际情况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可以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减轻学生对课堂的排斥心理。此外,互联网具有交互性、开放性、丰富性和自主性等特点,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来弥补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将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中,还能够扩大课堂的范围,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并提升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
(二)资源推送智能化
数字化教学平台与智慧教育平台中汇集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育资讯,如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立体形象的教学视频与内容广泛的电子书籍等,师生仅需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便可轻松获得更具个性化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推送所需的学习资源及资料,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精准学习的实现。
二、“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借助互联网资源展开课前导入活动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信息技术为演示工具,并利用其他现成的教学辅助软件和信息技术工具,“互联网+”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分析研究简化复杂概念,通过情境再现和动态画面等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直观和形象化的推演。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索。举例来说,当教授《初识Python》时,教师可以制作小微课,向学生展示Python的语言情况、各类算术运算符的功能以及它们的操作轻重缓急等。教师可以借助Scratch转换到Python编程,通过编写彩虹同心圆的例子,让学生体会Python程序丰富的库,并突出编程习惯培养。最终,学生能够独立编写出第一个Python程序,并获得成就感。在任务递进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Python,并通过举手发言和抢答等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最后,教师可以展示Python与软硬件相结合的应用,让学生体验Python的强大融合能力,提升他们的体验感和获得感。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编写Python程序的知识和技能,还能从情感方面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这样的教学设计精巧地将课程与生活、学科与德育融为一体。
(二)将智慧校园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随着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开放式智能教学的新生态崛起。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致力于探索和实施全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要求下,“翻转课堂+智慧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教师充分借助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如截屏下发、抢答、互评、投票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自主练习活动。学生则通过智慧教育系统积极提问和抢答,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高度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利用智慧教育平台的优质资源。通过平台上的课程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师讲解不清、讲解不好或没有人讲解的问题。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教学理念也得到更新,教学实施更加科学。例如,在教学《让篮球动起来——动画补间动画》时,教师选择情境化的内容,紧密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扩展了课程的知识链。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动画原理、帧的概念以及不同动画方式的比较。通过智慧课堂展示信息技术的神秘之处,提出高频率的精确问题并与学生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扎实高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借助教学演示软件,促进学生知识理解
对初中生而言,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虽然在教师对知识的口头讲解中能够实现对知识的初步了解,但仍然需要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知。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软件中的动态化知识展示功能,促进学生对抽象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时集中注意力,进而获得思维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形成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起重视。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为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环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构建多元化的课堂环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在多种学习体验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牛俊.“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J].中国新通信,2022,24(21):128-130.
[2]甲吉卫.“互联网+”环境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多元教学模式[J].天津教育,2022(27):94-96.
[3]周荣华.“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初探[J].中国新通信,2022,24(17):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