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研究

朱光

黑龙江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摘要: 会计准则自身作为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一个规范,其本身就是财务会计领域之中所涉及到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也对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不断提高。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度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制定程序
DOI:10.12721/ccn.2021.15705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高质量的财务报告的呈现必须要由会计、审计、会计准则这几个方面来作为支柱。而实际实施则主要是依靠立法和管制这两个方面。由此也可以明显的看出,高质量的会计标准,也就是会计准则标准实质上就是对财务报告起到影响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切实有效的依照会计准则来进行执行,才能够保证产生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下文主要针对会计准则制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

会计准则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中所涉及到的制作基础也被诚挚会计准则的导向,也就是形容会计准则实际制定过程中包含的空间范围,这方面的问题一直被认为是财务业界极为重点的一个话题。在发达国家,一个较为明显的倾向性观点就是认为以原则作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其本质上要比规则基础性的会计准则要高出一个层次。也就是说,如果说会计准则在运行的过程中是以规则来作为自身的导向,那么,部分期望能够在会计准则之上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的机构,便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目标和方式。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其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从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或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

但是以上这些研究多是从理论层面进行规范分析,没有取得严格的实证证据作为支撑。魏从理论推演和数据实证两方面得出结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要选择基于原则基础的规则基础。

三、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通常来说,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往往都是形容会计准则的原制定人员,并且只有构成合理的制定人员,才能够确保会计准则拥有较高的质量。而国外叩谢发达国家在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相应的会计职业人来对会计准则进行制定。但是部分研究人员举例说,美国在早期时候对自身的铁路以及功用事业会计的政府管方面所进行的严格管制,并没有促使财务报表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被政府所严格管制的会计实务却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以世纪星源案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会计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基于博弈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

四、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实质上就是形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所必须要严格遵守的秩序,只有会计准则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就严格按照一定的方式、程序来进行制定,那么,会计准则自身所具有的公平性、公开性才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一直以来,我国的相关学者在对会计准则制定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其探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得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能够直接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来,以此来确保会计准则的质量有所保障。也有相关会计研究者建议,会计准则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直接将经济后果的博弈机制融入到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以此来构建起一个层次水准较高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但是,又由于我国是会计准则在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其相应的制定机构自身没有较为良好的独立性,并且在这经济体系的博弈机制之下,其相应的准则博弈程序绝大部分都完全成为形式化,意见的征求工作也无法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重视,无法将其中所涉及到的相关重点在会计准则之中加以体现。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这一模式之下进行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能够减少谈判的成本以及交易所必须的成本,还能够切实有效的使得整个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运行、监督成本这两个方面能够得到降低。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财务部分工作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要实现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就必须要以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来作为基准,所以,会计准则在进行财务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研究。虽然说我国目前已经针对会计准则的制定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但是全世界目前都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能够宣传自己的会计准则是最完善的。由此证明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财务会计准则还仅仅只是在一个发展阶段,还必须要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够不断的对会计准则制定问题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袁秀霞,杨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理论综述及研究新思路[D].《会计之友》;2011-02-01

[2] 杜静然;演化经济学:会计准则制定研究的新思路[D].《财会通讯》;2011-01-21

[3] 杜静然,张强;会计准则制定研究——文献述评与启示[D].《财会通讯》;2010-10-21

[4] 费黎艳.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研究[D]. 中南大学 2002

[5] 时文娟.  会计准则质量评估[D].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 肖光红.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相关问题研究[D]. 暨南大学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