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探究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措施

余强

富顺县赵化镇双鹿九年制学校,643218

摘要: 物理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感知和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导致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基于此,教师应革新传统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发挥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新课改;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6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初中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和创新,提升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革新实验教学理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革新实验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并且积极思考和探究问题。其次,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学生无法仅凭教师的讲解就能完全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知识。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要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最后,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探究式实验,保证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有关实验产生的现象和实验结论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掌握,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多数教师会将实验现象直接告诉学生,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进行物理实验活动来对实验现象进行验证。这种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有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需要,再加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理念的改变,使得探究式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在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后,教师应积极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例如,在教学“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教师就应明确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方向,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课堂转变为探索性实验课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想要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工作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及实验过程,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自主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实验现象及规律。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粗细、不同长度、不同材料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及电流表的示数,比较它们的电阻大小,从而分析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总之,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独立探究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为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提供了更充足的保证。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高度重视多媒体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物理知识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往往只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实验,无法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但这一部分也是重点和难点,必须让学生扎实掌握。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开展仿真物理实验,并在大屏幕上进行演示。通过仿真实验,能让学生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通过对具体细节的调节来增强演示实验的可视性。

四、结合生活元素,设计生活化实验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尽管部分知识点难度较大,但大多数知识都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把这些知识点和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就能极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其学习热情。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选用生活物品作为实验器具,或者以生活中的元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拉近学生和实验的距离,提高他们的自信和热情,从而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光的传播”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物品开展相关实验教学。为了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教师可以取一个饮料瓶,往瓶子里倒水,并往瓶子里滴入几滴墨水,然后教师用一支激光笔从瓶子的一面照射到另一面,同时用衣服、桌布等作为背景挡板,这样就能清楚地看出,光线在水里是沿直线传播的。这种生活化的小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又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实验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对于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准确地理解物理教学的目的,完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伏萍萍.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J].教育界,2022(4):122-124.

[2]柳昱萍.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改进与创新[J].新课程,2020(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