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析林业种植于改善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黄安庆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中平镇农业农村便民服务中心,545807

摘要: 生态环境保护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活动,大部分省市紧密顺应国家政策方针,大力开展林业种植工作,扩大林业种植范围,提升林业种植水平,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中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关键词: 林业;种植;生态环境
DOI:10.12721/ccn.2021.15704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由于大力发展经济,大举开展工业生产,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打破了生态平衡,给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切身利益带来了一定的威胁。随着国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方针,展示了国家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本文通过分析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和意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一、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化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的工业大省,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由于片面重视工业生产,大力发展经济,给环境建设带来了一定影响。尤其是重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在工业生产建设中必然会排放出一定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悬浮在空气中经过作用可以形成酸雨,酸雨会对农作物、建筑物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和腐蚀;同时,酸雨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危害人体健康,损害人类的切身利益。此外,大举发展工业会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破坏臭氧层;工业废水的排放也会给水源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土地污染与水土流失问题

我国部分省市地域广阔,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非常丰富,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护屏障,并且森林资源也是抵挡土地荒漠化、减少水土流失等问题的重要资源屏障。但是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土地资源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使得当地的生态结构被改变,生态平衡被打破,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二、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

树叶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林业种植借助大范围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从而改善空气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在工业发达的城市,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碳化合物,而这些分子悬浮在空气中会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加剧、雾霾等城市污染问题。而借助林业种植可以提升光合作用的转化率,释放出新鲜的氧气,从而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此外,林木种植所产生的木材资源,一方面可以作为制造材料,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燃料进行回收利用,提升其经济效能,并且木材还可以在很多方面替代金属材料的作用,减少金属开采、冶炼和生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有效控制空气中的碳含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根据部分省市林业种植的实际情况而言,依靠林业种植彻底解决碳排放和空气污染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现有的林业种植规模还无法满足治理空气污染的实际需求,还需要借助先进的林业种植技术,提升林业种植的水平,提高林业种植的成活率,扩大种植规模,实现林业种植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二)调节大气中的酸含量

在工业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硫化气体,而这些硫化气体与空气作用会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给农作物种植带来很大的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而通过林业种植可以调节大气中的酸含量,有效解决酸雨问题,将酸雨进行净化并减少伤害。尤其是在一些酸雨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种植一些耐酸性比较强或可以吸收酸雨的林木来减少酸性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改善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北方地区面临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部分省市本身具有非常肥沃和优质的土地资源,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造成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给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而借助林业种植,可以通过林木阻挡和降低风沙对土地的危害,减少地面附近空气的流动,从而有效改善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提升土壤的土质。此外,林业种植还可以依靠林木强大的根系牢牢抓住地面,从而保护地面的土壤结构,有效避免土地的沙化。

(四)预防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问题也是生态环境改善中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通过林业种植大量的灌木植被,借助植被强大的根系抓牢地面,防止沙化的土地进一步流失,并借助林业种植滋润干涸沙化的土壤,从而有效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具体而言,林业种植对于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改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借助林木根系的“抓”的作用,增强林木与土壤之间的聚合力,从而提升土壤抗冲击和抗侵蚀的能力,帮助土壤抵御风沙和地表径流的冲击,从而起到预防和改善水土流失的效果;其次,林木茂盛的树冠可以减少雨水对地面直接性的冲击,再次阻隔降水冲刷,从而防止土壤遭到降雨的侵害,引起水土流失;最后,借助林木进行光合作用调节空气中的碳含量的作用,可以在林区内形成比较优质的局部气候,从而提升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滋养干涸的土地,从而起到预防水土流失的目的。

三、结束语

针对目前生态环境治理和改善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借助科学合理的林业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空气环境,整治空气污染,降低酸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缓解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因此,应当加强对林业种植的重视,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提升林业种植水平,扩大种植规模,提升林业种植的成活率,从而切实为生态环境治理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德兵.林业种植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0(6):115.

[2]苏百牛.试析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J].现代园艺,2020(2):168-169.

[3]达呼尔巴雅尔,阿拉腾巴根.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中的作用分析[J].种子科技,2020,38(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