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综合性与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其他学科教育的基础。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文章的理解、体验、思考以及感悟中,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得到丰富的思想与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但就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教学模式太过陈旧,大多数的语文教师都在照本宣科地讲解与分析,学生也只是专注于听和记,学生被动的接收语文知识,影响了自主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学形式看似有效,实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没有太大的作用。为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与优化教学形式,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阅读量有效提升,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小学是学生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和获取重要信息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事物的认知比较局限,而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范围,增强学生的见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拓宽学生的认知范围,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大量的阅读中,学生可以逐渐的掌握文章的主旨,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其次,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知识累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学到多种类的文化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底蕴。阅读量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累积也会增加,能够为学生的习作累积丰富的素材。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使学生累积到大量的宝贵财富。
最后,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累积更多的阅读经验。当学生全神贯注的阅读时,就会与文章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分析策略
(一)营造良好阅读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学习的动力,能够推动学生不断前行。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满怀兴趣的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充足的阅读时间是提升阅读氛围的保障,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阅读与思考的时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可以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阅读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体验,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第二,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与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这样既能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深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图书角,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可以沉浸在一个浓郁的阅读环境中。
(二)课外拓展延伸,提高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能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其推荐不同类型的文章和书籍。
例如,有些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教师就可为其推荐《格林童话》《伊索寓言》《365夜知识童话》《安徒生童话》等;有的学生喜欢冒险故事,教师可为其推荐《丁丁历险记》《假话王国历险记》《木偶奇遇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三)教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方法的帮助下更好地进行阅读,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最终爱上阅读。
第一,略读法。略读法指的是学生能快速浏览文章内容,准确把握文章内涵。通常在每个单元中,既有精读课文,也存在略读课文。例如,在六年级第一单元中有精读课文《草原》,也有略读课文《花之歌》。此时,教师需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学生需快速阅读《花之歌》,了解课文的主旨内容,感悟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第二,精读法。精读课文中拥有非常多优秀的语句,需要学生在阅读时调动不同的感官,借助动脑思考、动手批注、动口阅读等方式,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一课时,学生需认真阅读课文内容,找到描述小艇样子的语句,了解小艇的独特性、舒适性,感受和体会威尼斯的美景,了解异域风情,同时还需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第三,摘抄法。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应拓展学生的词汇库,使其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该课文涉及非常多不同类型的修辞手法,教师在教学时需让学生在摘抄本上记录下课文中的优秀语句,并在一旁进行仿写,将自己曾经看到的景色运用课文中的方法呈现出来。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运用多样化的方式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带领学生一同阅读课文内容,品味文章情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适当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更多的学生能爱上阅读、主动阅读,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梦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J].知识文库,2017(21):77.
[2]隆君贤.基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