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初中美术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往往受限于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初中美术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和高效。因此,探索信息技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借助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信息技术本身带有便捷性、直观化等优势特点,应用信息技术设备收集初中美术课程资源,打造轻松的美术教学氛围,可帮助学生在多元化资源的加持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走进美术主题情境,稳步提升美术鉴赏、学习能力。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非简单的过程,还须在掌握课程教学主题的情况下,收集与之相近的资源,以辅助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的融合发展。
以“漂亮的手工灯饰”一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观察各类灯饰,欣赏灯饰传递的艺术美;同时,逐步掌握灯饰的制作和设计技巧,能独立制作完成灯饰。为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处,教师可在课前收集各类灯饰资源,并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以动态化的方式向学生展现我国古代灯饰的演变过程,同步介绍现代化风格的灯饰,引导他们在情境中对比古今艺术风格,了解灯饰的设计特点。此方式有助于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驱动其对设计灯饰产生好奇心[1]。在学生逐渐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教师可相继提出关于灯饰的问题,如:“同学们,通过对不同灯饰的观察,相信大家对灯饰设计规律、技巧等已然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不同时代、不同材料、不同用途的灯饰,都有哪些设计特点?”虽然初中生大多第一次接触关于灯饰的相关课程,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且通过信息技术呈现的古今灯饰对比画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想法,部分学生表示,卧室内的灯饰相较于其他区域,看似更为柔和,整体给人营造一种温馨之感。还有学生认为,工地照明灯饰非常简单,但明亮,主要为发挥安全防护的作用。学生回答的同时,也逐一显现并锻炼其观察力和思维能力,真正从鉴赏、学习、设计等多个角度看待灯饰作品。通过观察灯饰的特点,学生大多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此时,教师再配合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现灯饰的制作过程。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是以教师展现灯饰的制作过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并且教师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无法向多个群体全方位展现灯饰的设计与制作技巧。而应用信息技术具备的多种展示功能,包括慢放、快进、缩小、放大等,可多个角度向学生展现灯饰的制作技巧。为了确保信息技术呈现的教学资源满足初中生学习需要,教师可先播放一些简单灯饰的制作视频,为以后学生开展自主设计打好基础。在学生了解灯饰的制作技巧后,可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发挥自身创新思维,在保障灯饰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设计,以此全面掌握灯饰的设计技巧,提升创新思维水平。
二、借助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式,提高综合素质
学生的学习方式各异,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和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整合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或者合作探究学习,丰富学习的形式,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学会沟通交流,开展团队协作,从而提高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例如,美术欣赏教学中所展示的作品信息量很大,内容宽泛,为了提高欣赏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带领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但传统的美术课堂上图片资源比较有限,学生难以欣赏到足够多的优秀美术作品,对作品的信息与了解也常常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而获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经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导致学生的艺术体验不足,学习的动力不强。在网络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融合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图库,收集与展示各种艺术作品,引导学生结合绘画、雕塑、摄影、建筑等不同的门类,利用网络进行个性化自主欣赏与学习。教师可以将数字化作品图片进行缩放,便于学生深入观察一些细节,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信息,如作者、时代背景、作品的艺术特点等,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动画等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欣赏和探索美术作品,从而深入理解艺术家的构思和创作过程。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建立艺术交流平台,促使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后主动在网络平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自己对艺术作品的观点与感悟。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班级展示小组合作的学习成果,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交流与探讨,让美术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信息化美术课堂是每位教师亟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从优化课堂教学氛围入手,以信息技术资源直观化展现教学内容,以增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还可以利用互联网、5G数据、VR虚实等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的学习平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资源的优势组合,使美术课堂更加精彩、更具感染力,注重学生艺术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双重提升,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谭琳“.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路径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5):37-39.
[2]顾文涛.初中美术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3(16):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