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石油库含油污水产生途径及处理方式

张艳梅1 胡龙江2 黄聚京2 陈柯润3

1.重庆市永川区生态环境管理局;2.中国石油重庆销售仓储分公司;3.重庆东英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阐述了石油库清罐含油污水、油罐底水、水环式真空泵循环水等9种含油污水产生途径及石油库集中处置等3类含油污水处理方式。
关键词: 含油污水;产生途径;处理方式
DOI:10.12721/ccn.2021.15709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石油库是指收发、储存原油、成品油及其它易燃和可燃液体化学品的独立设施(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14)。石油库的生产污水主要是含油污水,含油污水排放监管已经纳入政府和企业管理范畴,主要日常监测指标为COD、BOD、SS、石油类、PH值和总碳6个。本文就含油污水产生途径及处理方式进行阐述。

一、含油污水产生途径

含油污水的产生途径主要包括以下9种形式。清罐、油罐定期排水、水环式真空泵循环水、油罐区及生产作业区的初期雨水、码头接收含油水、工艺变更产生含油污水、事故污染水、其它零星含油水。通过系统分析含油污水产生途径,对生产污水的减量排放、减轻环境压力,节约处置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清罐含油污水。按照石油库管理手册、清罐作业规程等要求,石油库每3-5年进行一次清罐,清罐作业需对油罐进行清洗,清洗需要使用新鲜高压水对罐壁、罐底板等进行冲刷,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水。清罐产生的含油污水中含油大量的铁锈、泥沙、石油类浓度比较高,一般纳入危废管理。

(二)油罐底水。部分油库收油作业采用顶水工艺,造成大量水进入油罐。另外受大气中的部分水蒸气冷凝、来源油品中含水等因素,造成油罐底部存有水。为保障油品质量,需要定期排放油罐底水,底水排放产生了大量含油污水。油罐排放底水一般通过排污管道进入隔油池,经隔油池翻水后进入生产污水处理装置。油罐底水的量受生产工艺、顶水置换频率、来源油的品质影响,一般顶水工艺越频繁,顶水管道越长、管径越大,产生的油罐底水就要多。在排放底水过程中,应控制放水速度,现场监护,防止油品流出。

(三)水环式真空泵循环水。目前部分铁路、码头等收油作业,采用水环式真空工艺进行引流灌泵和扫仓作业,在真空作业过程中,持续产生含油循环水,这种水量受到作业频次和时长影响,频次越高、作业时长越长,产生的水量越大。受环境保护限制,水环式真空工艺逐步被替代,减少油气和含油水的产生。水环式真空泵产生的循环水,一般经隔油池返水后进入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在确保工况正常情况下,尽量控制循环水量,减少含油污水排放。

(四)初期雨水。按照《石化企业水体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要求》(Q/SH0729-2018)等防控要求,油库油罐区、生产作业区(公路发油场、待车区、铁路作业区、码头甲板)等的初期15分钟雨水,需要进行收集,进入污水管网,经处理后才能排放。这种方式产生的污水量受降雨频次、降雨量规模、作业区面积等因素影响,一般降雨强度越大、作业区面积越大,产生的污水量越多。

(五)清洁产生含油水。石油库在维护保养设备,冲洗泵房、发油场地坪,清洗生产作业区域的清洁用毛巾、拖把等时,产生含油水。化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清洗仪器、玻璃器皿、试剂瓶、样品瓶等过程中,产生含油水。这类含油水的产生与作业频次、用水量有关,使用清净水越多,产生的含油废水越多。

(六)码头接收含油水。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多部委的系列文件要求,对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集中治理。部分石油库的码头(固定和浮动式)都要求集中接收各类靠港油轮产生的含油水,集中收治后上岸处理。这类含油水的水量主要取决靠泊船舶数量,单次产生的水量大约1-5立方米不等。油轮产生的含油水主要包括甲板冲洗水、轮机、发电等零星产生的含油水,油轮收集后转输到石油库码头储污柜。码头船舶含油污水经船岸连接和接口设备接收上岸,可经预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也可通过岸上输送管道或槽车接入港内现有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或港外含油污水处理设施。

(七)工艺变更产生含油污水。受生产、市场影响,石油库往往需要对油库工艺管道、储罐等进行变更,变更过程中需要对工艺系统进行冲洗置换,冲洗置换过程产生含油污水,含油污水的量受冲洗管道的长度、管径、冲洗次数、管道走向等很多因素影响,一般含油污水的量为需冲洗管道总容积的3-5倍。

(八)事故污染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油品跑冒滴漏,跑冒滴漏的油品在冲洗设备、场地等形成含油废水。石油库发生油罐、槽车、汽车罐车冒顶事故后,回收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消防水做水幕掩护,防止火灾发生,消防水与油品混合,形成大量含油水。发生火灾事故时,需要大量的消防降温冷却水及泡沫混合液水,这些水与油品混合后,形成大量的事故含油废水。事故污染含油废水的量一般等于事故油品数量、消防用水量、防火堤内救援过程中降雨量的总和。

(九)其它零星含油水。食堂、消防泵房、发电机房、各类机动车辆,在燃油使用过程中,设备维护保养,清洁卫生等过程中,会产生零星含油水。各类检维修、施工现场产生零星含油水。

二、含油废水处理方式

(一)委托第三方单位处置。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油废水构成HW08\HW09类危险废弃物,清罐废水、事故废水等高浓度的含油废水,油库一般自行不具备处理能力,通用做法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处置。码头集中收治的含油废水,一般通过移动方式转运给水上接收单位,处置过程中严格按照危险废弃处置流程进行处置。从经济角度考虑,石油库可以进行预处理,通过减量化处理,减少危废总量,最终形成地油泥、油渣等必须交由有资质地第三方公司处理。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也是石油库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对于零星产生的高浓度含油废水,一般置于危废间进行临时储存。

(二)油库自行处置。日常生产过程种产生的低浓度含油废水、初期雨水,石油库一般经收集池收集,通过隔油池预处理,对浮油进行回收。隔油后通过提升泵进入一体化处理设备进行处理。目前油库绝大部分采用气浮-生化-沉淀处理技术,严格按照排污许可管理要求,达标排放,一般执行城镇综合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石油库按照排污许可管理要求,每月进行环境监测,达标后排放。处理后的水可用于绿化回灌或者清洁卫生。

(三)直接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处于工业园区、港口内的石油库,如果工业园区、港口有配套的工业污水处理设施,油库产生的含油污水进入配套污水管网,由工业园区、港口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码头船舶含油污水经船岸连接和接口设备接收上岸,可经预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也可通过岸上输送管道或槽车接入港内现有含油污水处理设施或港外含油污水处理设施。如果配套设施对原水浓度有要求,可以采用稀释等措施,保证市政配套设施运行安全。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石油库的含油污水排放已经纳入石油库环保重点管控,按照排污许可管控要求,石油库实行重点、简化、登记分类管理,控制含油污水产生及规范处置是石油库发展和管控的必然趋势。石油库充分考虑分析每一种含油废水产生途径,最大限度地减少含油废水产生,从而减轻后期处置压力、节约费用,更好地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

2.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