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张绍灿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城关第三小学,365050

摘要: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效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纸质书籍在孩子们眼中逐渐失去吸引力,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电子设备来获取信息和阅读故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升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反馈,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育;信息手段
DOI:10.12721/ccn.2024.157340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3年度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KT23088 )研究成果
文章地址: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手法。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结合信息教育手段是优化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整本书阅读材料,促进学生整本书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把握导入,吸引注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引入新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情境,将教学内容与情境相结合,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的容易理解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与新知识相关的故事,并且让学生们参与其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而基于数字化资源,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整本书阅读时,要多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感受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其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诞生于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小学的必读著作。其中小学教材名著导读要求学生要通读《红楼梦》,深刻感知曹雪芹笔下那一个个形象饱满的人物,在书中理解人生百态,得出自己的人生见解。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课堂导入的方式。[1]例如,在《红楼春趣》的课堂导入中,老师可以播放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视频片段,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然后让同学们通过视频和歌词描述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一段节选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是这一回的第三个情节,也是尾声,讲的是宝玉、黛玉等青春少年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也是大观园最后一次快乐而纵情的聚会,通过整合电视剧视频,学生能够直观了解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效提高了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

二、资源整合,有效利用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工具,有助于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使得教师能够整合和利用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大量的电子书籍、教学视频、网络课程等多样化资源用于整本书阅读辅助教学,而该类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能够通过多媒体方式呈现,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信息技术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教学资源管理工具,教师可以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在线资源库等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管理,该类教学模式更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快速地检索和利用相关资源,而该种便捷的管理工具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同时信息技术也为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利用提供了可能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水平灵活选择并组织教学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学习的资源,并且通过个性化的资源利用教师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以五年级语文下册《草船借箭》该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课文引出《三国演义》并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教学、在线平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资源,并且其可以运用电子书籍、音频、视频等多样化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讨论、虚拟实景体验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提升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创造力和思辨能力。

三、融合导图,探索事件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实用的教学工具,通过合理的图表和文字的组合,使各个层次的主题关系更加明朗,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是适应新形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整本书阅读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的品质与效果对语文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直观表达手段,它能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归纳,并将其转换成简单易懂的形式。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的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我们都知道整本书里经常会有多个人物角色,他们对同一事物或者是事情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老师可以根据书籍里描述的具体事件来制定合适的思维导图学习单。以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为例,针对四位师徒前往西方取经路途中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教师可以根据四人所经历的实际情况,就“西天取经”这一实际事件为基点设计思维导图学习单,并逐一列举每个人物在个别情节中表示的态度,从而还原构建事件发展的整个过程,区分并标清不同态度方式所造成的不同后果。通过列出的内容,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展现的瑰丽的神魔世界以及笼罩在神幻外衣下的真实生活实质。在思维导图学习单的指引下,学生们会仔细地研读作品中的思想,从自己的生活着手,体会到什么是战胜大自然和困难的乐观精神,明白克服艰难的战斗精神,了解到惩恶扬善的品质。

四、阅读打卡,拓宽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育空间,具体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打卡,以此拓展阅读半径。一方面,利用阅读打卡平台。阅读打卡平台是指一种利用信息技术集成化管理学生阅读情况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阅读任务,学生通过扫码或输入任务编号,提交自己的阅读记录,并获得相应的打卡积分或奖励。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打卡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阅读资源。数字化阅读资源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数字化,或者通过网络获取其他数字化阅读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数字阅读资源,让他们在闲暇时间进行自主阅读。比如可以创建数字图书馆,或者让学生在指定的网站上阅读文学作品等。再者,利用社交媒体拓展阅读半径。社交媒体是一个拓展阅读半径的新方式。教师可以在固定时间或定期发布学生阅读心得和感悟,同时给予良好的评价或指导。此外还可以创建微信群或者QQ群等社交媒体渠道,让学生在群内交流阅读心得和经验,并分享阅读体验,从而拓展阅读半径和激发阅读兴趣。[2]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结合信息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信息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整本书阅读材料和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丽梅.信息技术助力整本书深度阅读——以《红楼梦》阅读教学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01):34-36.

[2]王遹琛.让学生爱上阅读——小学五六年级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讨[J].考试周刊,2022(45):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