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其是将社会具体需求以及进行人才培养二者进行无缝衔接,同时对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及意识进行开发,并鼓励对创新创业进行体验准备,并通过开发其管理能力、培养其决策能力等方法对创新型人才进行培养。从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看,其是依据专业教育作为根本展开的,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精神相对较为重视。进行创新创业教育,需让学生首先建立一个较为正确的创新创业态度,其次提升创业能力,最后具备一个创业意识的精神过程。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关联性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而言,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会计专业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其也是一种进行全面发展的专业教育,将社会发展目标与培养人才目标二者进行连接,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占据绝对优势。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所构成知识体系,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领域,并且可以让实践与理论知识达成共识。反之,如果将专业教育进行弱化,则背本趋末,仅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点强调,那么所提倡的创新、能力以及意识则都会成为泛论。因此,进行创新创业则需要会计专业的大力支持,将会计专业教育作为其根本进行推广,使二者紧密相连。
对于会计专业教育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是其强化与发展,例如,20世纪中叶,美国一著名大学设置了一个名为“创造力开发”的课程,开创了先河。基于此,可以对国外经验进行借鉴,设置与之类似的学科,例如“职业规划“创业计划书”,让学生可以学习愈加多的关于创业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意识进行提升,以此规避“走过场”主义。进行创新教育,应锻炼学生具备多种能力,并培养其创新精神,对其学习动力进行增加,还应对其个性品质教育进行开发,将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贯穿在会计专业教育以及进行人才培养之中,将专业知识课堂作为根本,并将创新知识潜移默化的渗透其中,从而达到教育的高效性,让应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时可以变成岗位上的创造者,通过自身能力,推动社会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路径
(一)融合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而言,其完全取决于特定的社会层次以及特定的社会领域产生的需求,同时其也可以体现出各种教育机构的实际教育目的,对学校内专业人才的培养活动进行引导,获取的结果是学校希望看见的,并且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育趋势,同时也是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的定位。各中职院校具备的专业特点各不相同,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更是不尽相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培养具备基本素质和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会计人才;培养既可以研究又可以应用的优秀会计人才;培养具有研究精神以及具有研究能力的会计人才。制定的目标看似截然不同,但细细品味之下其却具有一共同之处:所培养的会计人才职业道德素养较高、专业知识技能高超、身心全面发展以及快去适应岗位工作的高级人才。但是依据现行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进行反映,因此,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现阶段制定的目标融为一体,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将“培养创业能力”加入其中。
(二)融合教育理念
对于中职院校教师而言,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以及意识极为欠缺,而且是掌握的教学本领较为单调,其自身具备的创业教育理念跟不上时代步伐,而且与专业教育联系不够紧密,与现实情况脱轨,欠缺实践平台,对学生的帮助以及引导不够到位,有待完善的创业教育系统。若想培养出创新型专业人才,首先需具备跟上时代步伐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理念。例如,美国著名高校以“手脑并重”作为其理念和校训,构建符合学生需求,基于研究的成果以及创业的意愿,对实际教学以及内容进行确定。对于我国中职院校而言,也应树立起会计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连为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二者之间可以进行完美的协调配合,从而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现[1]。
(三)课程体系融合
为了可以促成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融合的目的,必须要制定与其相对应的具体课程体系。对于大多数中职院校而言,其仅在课堂以外鼓励院校学生参加有关于创新创业计划的竞赛。将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停留在课堂之外的环节,并没有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之中,更加没有让其深入到具体课程体系之中,从而导致现行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得到其应有的保障。
对于会计课程而言,对其课程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同时还应将其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并且突出培养中职学生具备的创新创业意识,还需训练中职学生具备极好的创新创业的心理品质。例如,国内著名大学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不管是在实际教学方面对创意、创业以及创新进行推进,或者是在已经制定的教学计划之中对学院间的堡垒进行突破,从而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无不体现出其学校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所给予的重视。基于此,可以看出将二者进行融合的课程体系直接推动会计人才的培养[2]。
(四)师资力量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对院校教师要求较高,由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选择的就业方向较多。例如,进行自主创业,要求教师不能仅局限于所教专业知识。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其重中之重,需将创业教育具备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教育具备的师资力量将其慢慢变成一个整体,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可以对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进行指导,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可以对专业知识以及具体的创新创业课程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对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培训,让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结语:综上所述,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进行融合逐渐作为中职院校发展会计专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其也是进行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国现行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在现行会计专业的基础之上,通过如上融合路径,才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会计专业教育实现,并达成相辅相成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晨彤, 王金荣.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 改革与开放, 2018, No.490(13):132-134.
[2]王福英, 林艳新, 侯新.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 会计之友, 2010(7):123-124.
作者简介:
赵春琴,女,汉族,籍贯:四川省武胜县 生于:1986-04,工作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单位省市:四川省成都市,单位邮编:611730 ,职称:助理讲师,学士学历,研究方向:会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