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深刻且长远意义。在小学阶段,学生从幼儿阶段进入到小学教育阶段,正式开启了系统性、整体性学习的新历程。小学阶段为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学生的心理建设和身体素质培养都非常重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高中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相比,在教学难度和知识点密度上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主要是充分的考虑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进行正确的认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只要能够通过文字清楚的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或者用文字准确的描述出一个人、一个物的外貌特点,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写作,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学习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一、多样化教学,拓展学生写作渠道
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单一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反而还会降低学生写作参与性,而多样化的作文教学则能改善这一现象,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学生写作水平提升打好基础。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指导的时候,可以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来拓宽学生写作渠道,这能进一步优化语文作文指导课堂,让学生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动态图片、播放影片、真人作文朗诵等形式来让作文教学课堂因此而变得更加有趣,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参与性。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一种自然现象变化特点”的时候,即可在教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播放月食、日食等壮丽自然景观,让学生在视频观看中直观感受自然变化过程,这样才能有效强化学生感悟、拓展学生眼界,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真正有东西可写,从而有效优化语文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轻松且自由的学习氛围,毕竟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而言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语文作文指导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有效手段来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轻松且自由的写作氛围。
例如,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成语接龙、猜字谜等班级活动来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氛围,之后再基于此来为学生布置一些作文话题,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知识面得到有效拓展和提升。
二、观察体验生活,提高学生写作积累
小学生之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无法令人满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少生活阅历,所以在写作期间不知道从何下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在作文指导创新期间走出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通过观察与体验生活来有效提高学生写作积累,这样学生语言能力、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作文指导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教材上的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的能力,毕竟观察才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学会观察生活才能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对生活现象进行观察,指导学生从中寻找规律,在生活观察中获得自己的领悟,之后再鼓励学生以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进行观察与思考,一花一草均可作为写作积累,以“写景”主题的文章为例,教师可以在指导过程中带领学生观察课堂之外的花草树木、蓝天白云,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观察中感知到世界的色彩、景色的优美,从而有效提高文章感染力。
三、注重阅读,在读写结合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语文教学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本就是立足于阅读文章而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所以阅读可谓是语文教学课堂十分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语文作文指导期间可以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逐渐提高自身写作能力。阅读不仅是语文考试重点内容,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背景、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技巧,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可以立足于阅读文章来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改写与扩写,也可以立足于阅读文章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合理的谋篇布局、修辞手法应用,这样学生就能在有效阅读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有效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对于阅读文本思想情感与中心主旨形成良好把握。除此之外,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期间,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好笔记,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活动中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和段落,这样学生就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从而进一步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四、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素材是决定小学生写作效率、写作质量以及创新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推动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加强对小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视,让学生学会从课内课外的多种途径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资源,从而为作文的写作质量的提高和文章创新性的保证奠定重要的基础。实际上,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的文章和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特性,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挖掘出文章中有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参考,并让学生学会模仿,与此同时积极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建立起有机联系,引起小学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实现素材的积累以及情感的激发。除此之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就不应该忽视对阅读素材的积累。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开设阅读角,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喜爱的图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学会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享受阅读的快乐,收获阅读的乐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学也应当适时地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学会运用多样化的作文指导方法,重视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慧.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学咨询,2021(6):271-272.
[2]陈小铃.小学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研究[J].读与写,2021,18(6):58,60.
[3]吕冰.关于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思考[J].教师,2021(3):51-52.
[4]王金宝.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J].魅力中国,2021(3):85-86.
[5]李晓刚.小学语文作文分类指导教学的创新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1(2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