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张俊

浦城县仙阳中学,353400

摘要: 在当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正在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高中物理教学领域,微课的运用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灵活的教学选择和学习资源,有望显著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微课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内容和在线资源,能够直观、生动地展示物理学科的抽象概念和实验现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深度。因此,本文旨在对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探索其对教学效果的潜在影响及其应用策略。通过对微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高中物理;微课;应用
DOI:10.12721/ccn.2024.1570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相较于初中物理,高中物理涉及的内容更多,更繁杂,知识点的综合性更强,对高中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学习难度大,导致部分学生望而生畏,谈之色变,对物理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为此,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亟待改进与创新。微课具有用时少、内容针对性强等特点,成为当前高中教育中的常用手段。可将微课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将抽象的物理内容变得形象生动,让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即以微视频为主要媒介的全新信息化教学方法,现已在众多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并且展现出了优异的教辅作用。这种独特且高效的教学方式,具有环节紧凑、主题鲜明以及信息内容丰富的显著特征,能够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发挥的引导作用。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知识巩固,有助于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微课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即使在课外也能接受有效的指导,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高度重视微课的合理应用,将其有效地融入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理运用微课,有效指导预习活动

预习是物理学习的首要环节,进行课前预习能够发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升学生听课效果的作用。在设计预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入微课,使学生能够在微课的引导下更为高效地学习,提前了解新的知识点,进而为后期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新课标的各项要求,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然后将微课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微课的方式进行预习。这种新颖的预习方式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确保学生在更为有趣的预习活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质量,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提供必要的保障。例如,教学“摩擦力”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正式授课之前布置预习作业,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上或者家长群中,在微课中通过动画形式将现实生活中与摩擦力理论相关的情景展示出来,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案例中了解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同时,微课中可展示一些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回顾初中时期所学的有关‘摩擦力’的知识”,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性,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要注意,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预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明确预习目标,使微课真正成为有效的预习助手,以此让学生在预习时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在明确的预习目标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简短的微课视频,快速且高效地了解课堂中所需要学习的新知识,为物理课堂学习的有序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为后续的物理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合理利用微课,切实优化课前导入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开展导入活动,以此达到衔接新旧知识、深化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等目的。教师应对课堂导入形式进行创新,借助微课优化课堂导入环节的效果,利用图片、动画等多样元素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积极参与后续的课堂学习活动。课堂导入环节中的微课内容必须具备引领作用,教师要保证微课内容符合教学主题,并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发挥出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例如,教学“圆周运动”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借助微课视频将电风扇运转的原理、田径跑道上的竞速运动以及汽车通过拱桥等相关运动画面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性。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以下问题:此类运动之间是否存在共同点?以此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更加深入地理解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其深层含义,并对微课中所展示的运动机制和核心内容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种方式可以切实提高课前导入的整体质量,为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利用微课,提高新课讲授效果

高中物理教学中讲授新课内容时,教师必须精心策划,保证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物理课程知识点较多,并且包含很多重难点内容,教师应引入微课,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撑。这需要教师针对抽象或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点,在网络中搜集一些直观且形象的图片或视频资源,将这些内容整合后作为制作微课的主要素材,采用形象化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现,使学生高效接受并消化重难点知识。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有意识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摆脱灌输式教学的桎梏,将微课与实际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营造轻松愉快的物理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宽轻松的环境中全方位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同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各种物理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机械能和能源”中“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一实验时,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保证教学活动能顺利进行,教师在操作展示环节中,可有针对性地应用微课展示整个实验操作流程。在播放微课视频的过程中,遇到重点内容时,教师可按下暂停键,向学生进行详细且全面的讲解。这种授课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看到实践操作的细节以及整个流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直观且全面地展示功与其速度的变化关系。要注意,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尽力体现实验操作过程的连贯性和准确度,将每个环节和注意事项都凸显出来,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操作技巧,同时要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以此提高授课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微课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代表之一,将其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将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体会到物理学习的意义所在。为此,我们物理教师应继续探索微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微课制作水平,充分发挥出小微课的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志.基于微课的高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18):13-14.

[2]邢永青.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写算,2020(8):11.

[3]梁换平.高中物理微课设计和制作的四个关键点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