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的广泛建设,既利于人们的稳定用电,也利于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特点可知,基于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与此同时,水利水电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会造成重要的影响,若缺乏科学的设计理念,很可能导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为此,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有机结合水土保持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土保持理念
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应加强环保宣传,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指导,使其形成水土资源保护理念,要求施工人员对水资源合理应用,尽量避免浪费,确保生态环境处于平衡状态,这是应积极提倡的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对于自然环境保护,提升居民生活的品质。
1.1实施原则
保护水土资源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我们需要去遵守以下原则。坚持党的基本政策和领导政策,不仅深入理解水土保护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提前做好相应准备,以免在施工中产生不可预见的情况,合理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工程建设目标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
1.2实施目的
在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应积极组织保护意识理念的相应活动,对生态环境做好充分保护。此外,还应就结合基本国情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确保施工顺利并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流失特点与表现
2.1线性水利水电工程
线性水利工程主要就是河道、灌渠以及管道一类的工程,这类工程的特征就是施工长度比较长,覆盖的范围比较大,通常会穿过很多不同的区域,会有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的影响,并且还要建设很多的配套设施,比如说拦水坝、弃渣场、取料场以及蓄水池等都是一些必需的设施。这些都会对工程沿线造成很大的影响,容易出现水土流失问题,控制起来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必须要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办法,才能保证控制的效果。
2.2水坝、水库等工程
规模大、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施工工艺种类繁多这些都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特征,并且很多的因素都会对施工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比如说暴雨、台风一类的恶劣天气就很可能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利水电施工一般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形平整作业,需要大幅度的改变原有地形环境,如果没有进行科学的防护的话也会引起水土流失问题。同时,水利水电工程还会建立很多的配套工程,这些工程的施工也会大大的改变环境。如果没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话,破坏植被,导致土体大量裸露,那么在工程投入使用以后也可能会出现水土流失问题。
3.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水电建设中的应用
3.1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划过程中,应加强实际施工情况的了解,水电大坝工程通常具有占地面积广阔,造成周边生态环境较大影响的情况,因此,设计之初,应充分了解工程地域的地形、地貌。在明确工程地域的实际情况后,给予对应的预防工作,以避免造成水土流失问题发生。例如,针对大坝工程的蓄水区域,应充分考虑蓄水量的需求,划分有关边界位置,并结合边界位置实际情况开挖沟渠,以避免蓄水的外溢造成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在水流的下行区域同样应划分范围,在有关范围的边界处设置沟渠或挡墙,避免水流导致一些泥土的流失现象发生。另外,基于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可知,植树造林具有明显的作用,为此,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针对有关水土流失的区域,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以加固有关土壤,预防泥土流失。
3.2注重施工建设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护
水利大坝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建设较大的大坝工程,此过程中,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土壤、砂石材料等。一些材料可以进行就地取材,利于快速施工建设,也利于使工程建设呈现经济性特点。但取材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发生。例如,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周边取材时,势必会造成地质环境的破坏、植物的减少,此背景下,一旦遇到强烈的雨水天气,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现象发生,进而造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为此,水利大坝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土方的大范围、大面积开挖,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率。另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施工建设要求,避免影响到工程建设质量。
3.3加强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完成后,通常会频繁的蓄水、防水,实现电力资源的生产制备。基于水利大坝工程长时间应用的特点,一些故障、问题随时可能产生,如坝体结构的渗水、漏水情况发生,相关故障位置点若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很可能导致水流的快速泄漏情况发展,甚至导致大坝工程的坍塌事故,一旦这种事故形成,势必会造成附近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土的大量流失等。因此,针对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应用而言,应加强施工维护工作,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及时给予处理,确保大坝工程的安全、稳定。具体而言,有关单位应定期、定时地开展检查工作,针对性地保养大坝工程,维护工程的良好状态。
3.4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发电,还具有减缓洪涝灾害影响的作用。然而,当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时,也可能导致大坝工程的蓄水外溢情况产生,进而导致水土流失现象发生。因此,在设计工作中,应加强相关内容的分析,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将有关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而言,设计工作中,可以选择一些优质的材料,提升大坝坝体的承载力,确保稳定;可以设置多个泄洪孔、渠道等,避免洪涝灾害下水流过于集中的现象发生。例如,在引水管道穿越公路、铁路或河流时,应该优先考虑采用定向钻等施工工艺,避免采用大开挖的施工方式;在大坝施工完毕后,有部分工程的下游围堰采取自溃的方式而不进行拆除,大量的围堰土石方直接进入河道,影响河道下游的河道行洪以及工农业生产,而水土保持要求必须采取拆除的方式,将围堰土石方全部挖除并运至指定的堆放地点。
4.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影响范围较广阔,包括对地方生态环境的影响、自然动物栖息的影响等。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科学建设,有效发挥作用,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中,应加强有关影响因素的了解,结合正确的设计理念,使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具有科学合理的性质。本文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包括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注重施工建设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护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希望能够为有关设计单位提供经验。
参考文献
[1]刘虹毓.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水电水利,2020,4(11):7-8.
[2]赵国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环球市场,2020.
[3]郭婧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037(012):28-29.
[4]李宗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15):018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