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拓展阅读分析

孟文华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蒋疃小学,235025

摘要: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目前,先进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中。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拥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本文对小学阅读读教学的课内拓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 网络环境;小学语文;课内扩展阅读
DOI:10.12721/ccn.2021.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新课改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领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课内外阅读的频率,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阅读材料。课内阅读主要是指以教材为中心,涉及相关作品的阅读方法。它可以提高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吸收知识,拓宽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全面推广课内拓展阅读的重要性

1.1在教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他们学习、了解时事和社会知识。因此,目前小学生的思想水平是比较先进的。教师不应再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拓展阅读教学无疑能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方针。它有效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落实了各种教育创新理念,具有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在阅读教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笔者的调查表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总是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阅读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他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教师应注重拓展课内阅读教学,课内阅读教学可以丰富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使课内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它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未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2.目前小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环境因素的影响

每个小学生的成长环境都不一样,从小就面临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在这种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学生们也养成了不同的阅读习惯。有些学校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和知识,并未加强培养学生课内阅读意识结果,这些学生无法适应阅读过程。

2.2学生自身的原因

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内在特征都是不同。有些学生喜欢阅读,有些学生不喜欢阅读。对于不同兴趣的学生,我们应该合理对待这一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2.3老师的因素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培养。培养观念片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内阅读拓展现状分析

其中,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经从基础多媒体的方向扩展到教育系统的完善。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微程序、逆向课内等教育课程应运而生,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国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仅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最大价值,而且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不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对中高年级课内拓展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关专家学者尚未明确界定课内阅读拓展的概念,课内阅读拓展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也不明显。教材是具有代表性的文体文本,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一部分。通过阅读这些文章的精髓,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这些文章都是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作品,具有历史性,不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在课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不同的文章进行相同的讲解,学生的知识无法拓展,这逐渐使教师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内气氛变得低落消沉。

3.2教师对教材内容过度解读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应该允许学生在课内上多读书,但笔者的调查表明,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仍然把语文教材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载体。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学时间都花在对教材内容的详细、全面的讲解上,而忽视了课内阅读材料的准备。学生们逐渐对课内阅读失去兴趣。

3.3教师对拓展资料选择不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对课内阅读要求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教师往往认为,只要与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就能够在课内上广泛使用,这种错误的观念直接导致教师选择非常普遍和广泛的日常阅读材料。它与课内内容相关性不强,导致小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压力急剧增加,他们找不到学习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达到扩大课内阅读的预期目的。

4.网络环境下中高年级小学语文课内拓展阅读几大策略

4.1善于精选课内扩展阅读的各项网络资源

客观地说,在扩大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杜绝对网络资源的盲目利用,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资源扩展课内阅读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需求,提出从学生的视角和模式出发,设计语文阅读教学新理念。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挖掘课内阅读文章的精髓和主题,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辅助阅读材料,增强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比如,在小学六年级语文《匆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前收集朱自清的经典代表作《荷塘月色》、《春》等经典阅读片段,让学生在朱自清优美的文艺作品中徜徉,加深对散文创作特色独特艺术魅力的体验和欣赏,鼓励学生在笔记中抄写经典优美的句子,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提高他们的基本语言能力。

4.2多媒体技术巧妙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现代语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为中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创造更广阔、更好的探索空间。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内阅读创造高质量的视听教学情境。让学生沉浸在语文阅读拓展材料营造的氛围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灵感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思考。

首先,广泛借助信息技术。在网络普及之前,教师往往从书报上获取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方法相对有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语文课堂上,使用互联网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其次,适当使用信息技术,防止滥用。课内教学不仅要实现教学目标,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将信息技术与课内教学合理结合,控制信息技术使用的"程度",并将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

4.3尊重小学生在当前课内拓展阅读主体性

和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相比,中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较为抽象化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们运用互联网查找一些与教材有关的资料,进行自主性学习和展示,养成自己动脑分析、自我动手研究的好习惯。这种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将语文实践教学与课内阅读拓展教学进行有机化结合,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自主学习的各项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们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语文阅读拓展教学的主体。

结语

总之,在网络环境下促进课内阅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学生可以学到更丰富、更有用的汉语知识。未来,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习和创新,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使小学高级阅读教学质量达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智慧.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分析[J]. 课外语文(下),2019(12):78-79.

[2] 张晶晶.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课内扩展阅读研究[J]. 语文课内外,2019(12):195.

[3] 刘霞. 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扩展阅读分析[J]. 赤子,2019(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