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实践策略探析

邢承江

河北省盐山县韩集镇中学,61303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下课程改革的要求,21世纪的教育教学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从幼儿教育一直到高校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渗透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及时借助信息化,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做出贡献,帮助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就信息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展开探讨研究。
关键词: 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函数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9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函数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一直是困扰初中数学教师的一个难题,是初中数学教师极为迫切想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可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但实际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在初中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较多的绊脚石,严重地阻碍了信息技术在初中函数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函数教学时,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情境进行创设,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1、问题情境。所谓的问题情境就是创设一个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进行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发现和学习,这种情境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简单和有效的,是信息技术情境创设中不可或缺的。例如,在对函数概念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的两个量相互依存变化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如随着时间的变化,摩天轮内游客距离地面高度等,让学生通过对这些变量的探索,来发现关于函数的规律,进而推导出相关的概念,实现对函数概念的教学。

2、创设协作情境。信息技术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即时性和通讯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这些特点,创设协作情境,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提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QQ、微信、钉钉等通讯平台,建立语音聊天室,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保证每一组中既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有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之后布置一系列的课后作业,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一同对课后作业进行解决。这样就能够使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带动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实现共同进步。

二、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创设相关函数题库

数学函数知识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这个阶段的函数的知识学习是为日后高中乃至大学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摆正心态,以便积极主动地应对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此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因为计算失误、记忆不准、运用不当等方面的错误,教师能够做的就是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建立题库,引导学生在课下也能够进行题库的练习。比如在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出题或者是网上下载题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题目的训练,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需要明确自身引导者的身份,及时对学生予以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借助信息化环境带来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发挥计算机的随机点名机制,在每堂课的开始或者结束阶段,教师通过随机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展示,这种教学方式便于教师知晓学生在本次课程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掌握的知识点,极大地推动了课堂的顺利进行。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对函数图像性质进行认识

其次,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对函数图像性质进行认识。在初中函数数学教学中,函数图形性质的理解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是学生经常不理解,难以有效掌握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函数图形较为抽象,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融入,则可以有效地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函数图像转变为具体的,让学生对函数图像性质拥有一个更为深入的掌握和理解,实现对重难点教学的突破。

例如,在对“函数图像对称轴的移动变化”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其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拥有一个直观的、清晰的了解,让学生对函数的变化规则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再比如,在对八年级下册中“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进行教学时,该函数会根据k的不同出现不同的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对该知识点有良好的运用,但多数都是直接将概念背过,并没有一个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工作,先做出一个具体的函数图像,这个函数图像是随机的。之后,教师在该函数图像上随机的挑选一个点,并利用“测算”菜单将该点的坐标求出来,然后拖动该点,让学生观察坐标的变化,加深学生对这一函数图形性质的理解,将静态的语言表达转变为动态的展示,使得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复杂图形

再次,运用信息技术展现复杂图形。在传统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大量的课堂时间绘制函数图像,这极大地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为低下,而信息技术的出现则对该问题进行了一个有效的改善,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绘制函数图形,这样就使得教师节省了大量的绘制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对初中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抛物线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展示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达式。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下述情景,让学生进行观看,并辅以一定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喷泉景观有没有感到很壮观?那么你们知道这个喷泉景观可以用函数图像表示出来吗?”同学们听到教师的话都会感到惊奇,喷泉景观怎么用函数图像表示出来?这就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之后用多媒体技术将其展示出来,使得学生对二次函数表示的理解加深,而且课堂效果也更为生动,可以显著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为枯燥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增加活力。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极为重要,而函数知识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需要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函数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在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学习本就不是一件古板的事情,教师需要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赖玉金.信息化技术在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 2020,50(2):118-119.

[2]王新芳.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知导刊,2020(46):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