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危重症,不仅会损害患儿神经系统,影响其未来正常发育成长和身体健康,严重时还会造成新生儿死亡,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患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全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研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男48例、女42例,早产43例、足月生产47例,年龄3-27天,均值数(20.5±4.3)天。
1.2 方法
90例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全部进行颅脑超声检查,检查过程:当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或者睡眠过程时实施颅脑超声,协助其处于仰卧体位,从前卤门部位开始进行多角度、连续性冠状扫描和矢状扫描,仔细观察超声回声情况,同时,测量脑室双侧前角纵径宽度、双侧颅骨至中线距离等,另外,检查颅内血流分布情况,详细记录相关数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分析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准确率和分级。
分级标准:Ⅰ级,超声检查发现在左侧脑室前下方存在片状、或者团状强回声;Ⅱ级,超声检查显示持续增强的点状强回声;Ⅲ级,脑室伴有出血,发生扩张,超声检查存在团状强回声;Ⅳ级,脑室伴有出血,发生扩张,甚至侵犯脑实质,周围存在不断增强的强回声。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4.0软件计算处理研究中所涉及的一切数据信息,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经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确诊78例为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6.66%(78/90),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73例颅内出血,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
2.2 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的73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39例为Ⅰ级,占比53.42%(39/73),22例为Ⅱ级,占比30.14%(22/73),11例为Ⅲ级,占比15.07%(12/73),1例为Ⅳ级,占比1.37%(12/73)。
3 讨论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产伤、缺氧、缺血等[2]。近年来,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孕周少于34周、新生儿体重低于1500g的新生儿中,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高达50%左右[3]。因此,临床需不断提升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为新生儿的发育、成长、安全奠定良好基础[4]。颅脑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手段,新生儿前囱门未完全闭合,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可以将前囱门当做透声窗,用来显示颅内组织、结构的实际情况,根据超声回声、图像等情况,从而进行进行出血的诊断和分级[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90例疑似颅内出血新生儿,经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等确诊78例为颅内出血,发生率为86.66%(78/90),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73例颅内出血,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经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出的73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39例为Ⅰ级,占比53.42%(39/73),22例为Ⅱ级,占比30.14%(22/73),11例为Ⅲ级,占比15.07%(12/73),1例为Ⅳ级,占比1.37%(12/73);说明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较高,既可以及早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作出正确诊断,同时,也能够对出血情况进行正确分级。
综上,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应用颅脑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其有助于对出血情况进行明确分级,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故此,颅脑超声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方式进行推广,但是,为提高诊断准确率,还应该辅以其他检查手段。
参考文献
[1]赵旸.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123-124.
[2]徐丽娥,刘桂香.颅脑超声应用于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9):32-33.
[3]黄叶,武卉,王春华.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01):27-28+31.
[4]李燕嫦,莫彩建.颅脑超声与CT对新生儿颅内出血临床诊断的价值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7,41(12):1234-1235.
[5]林小明,屈琴,邓秀娟.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