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与高效课堂的概述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以及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备的必备能力以及关键品格,与学生的知识吸收以及知识应用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反复提起,为了确保学生获得全面成长及发展,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主动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教师需要留心注意不同的影响要素,真正实现环环相扣,整合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逐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索,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实现学以致用,这些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和社会实践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效课堂与有效课堂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是指教师在单位教学时间内逐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进度。加快教学节奏,让学生产生发自心底的学习意愿及动机。对于物理这门课程来说,高效课堂的打造非常考验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拉长战线,注重时间和精力的合理匹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分析,了解新课改之后初中物理教学的具体要求内容并改革教学模式,真正凸显物理教学的育人作用及价值,保证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自主探索,掌握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技巧,对这门学科有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重视产出过程,训练科学思维
除此以外教师也要注意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式。有效的科学思维,又将学生的个体知觉和个体感觉作为基础再加以论证推理等方法,概括出事物的本质规律,明确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如果想要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思维,那么所涉及到的元素非常多,例如车型还有建模等,就是在设计物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出学生的科学思维,以此来提高物理教学整体的效果,最后这样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整个知识产出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有关摩擦力地学习时,就是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在冰场上滑冰的运动员是否可以受到摩擦力的阻碍,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理原理。通过这种问题让学生来猜想,然后教师再予以解答,就可以得到非常好的课堂反馈。
三、借助于“辅”,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我国的教学进步,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能为现代教学不断地提供“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能通过多元化的资源支持来提升教学有效性,通过实际探究、学生实验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分析物理实验现象、探究结论、总结规律、提高掌握。比如,在学习“欧姆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欧姆发现“欧姆定律”的过程制作成趣味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熟悉的信息化展示方式,来拓展欧姆定律的应用途径和方向。同时,也可以借助不同的资源呈现手段,探究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或者插入知识的时代背景、科学家生平故事等,让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宏观性得到提升。除了在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现在大多数多媒体教学板都具有“课件录制”的功能,教师可以将课堂讲述的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班级学习交流群中,让学生在课后学习当中能通过微课来进行能力强化和巩固,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的优势,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新颖性和多样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而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四、设计教学实验,培养探究素养
物理学科作为一个实验性比较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让学生能够理解更加高级的物理知识。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科,贸然设计物理实验教学,会让学生难以接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内化物理知识,然后再融入到实验当中就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例如在学习透镜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它引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照相机里,让学生先初步掌握照相机的方法,然后再带领学生去探究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实验小组教师作为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照相机检验模型,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透镜的成像原理。在开展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将实验当中所用到的材料以及模型都要事先准备好,并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让当前的教学体系发生改变,让教学效率得到强化;在教学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这不仅迎合新课改教学要求,还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