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有机结合

李莉

河南省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翟村小学,河南鹤壁,458030

摘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班主任不仅是班级中的主要管理人员,且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引人员。与此同时,语文课程作为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提升的重点学科,其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从实际上来看,多数班级由语文教师兼任班主任,以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综合发展,所以为了促使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结合,有必要对相应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班主任管理;结合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关注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全面了解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心理、语文学习状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实现班级日常管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并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断深化德育教育,实现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还处于懵懂的状态,对社会结构不是很了解,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对人际交往所需要的规则也不是很了解。小学生由于接触到的事物不多,难免会缺乏分析事物的经验,他们的头脑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判断体系。因此,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班主任管理之间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学习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小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1]。除此之外,二者的有效结合还能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管理班级事物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班主任管理的效率。

(二)有效拉近师生关系,形成互动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前提,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保证日常教学活动能够有序进行。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潜力进行发掘,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语文教师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如何去聆听别人的看法,并且对看法的效用进行评价。小学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一种密切的关系,不仅能够进行有效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潜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在语文教学中对思想教育进行渗透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教授语文基础知识,还应在其中充分渗透德育教育,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于学生思想、情感、态度、价值以及品质等各个方面的正确引导,以促使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第一,采用朗读教学的模式,如在班级中组织“诵读经典”活动,每天带领学生使用10-20分钟的时间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朗读学习,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均为值得进行朗读学习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逐渐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中的正面影响,从而逐渐对正确的“三观”进行建立,并且,教师应鼓励学生每天或每周对自身的诵读心得进行记录,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以能够及时发现和改善活动中存在的不良之处,进而切实提升语文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第二,采用文字书写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特殊含义的句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以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认知和认同,以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第三,采用讲解的模式进行教学,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数量众多的思想教育素材,所以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积极应用,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梳理,进而实现学生判断能力的提升,以实现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理解程度的加强。

(二)通过情感教育强化学生的感恩精神

班主任可以采用情感体验一类的方式吸引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参与,以促使其能够更加深刻地对亲人、对于自身的恩情以及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细致、用心进行体会,进而可以强化学生对于班主任各项工作的理解,并提升日常管理工作中学生对于班主任教师的配合程度。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以此为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涉及有关于“爱”的教学素材时,教师即可引导学生对“亲人之爱”“师生之爱”等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并逐渐帮助学生在内心构建起自律、自尊的精神意识,以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要求,进而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及自我约束能力。由此,不仅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通过故事强化道德教育

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决定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并且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诸多可作为德育教育素材的内容,其中作用最为显著的,即为故事典籍。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以提升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接受度。例如《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做事需要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坚持才能够获得成功;《孔融让梨》的故事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对传统美德进行积极落实;《狼来了》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由此,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学生能够对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更加有效的吸收和更加深入的掌握,与此同时,教师自身应注意对引导作用进行发挥,以促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得到提升。

(四)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般来说,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强化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将以下两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第一,以小组学习活动为基础,管理工作得到整体进步,也就是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以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为基础。组织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相互之间进行帮助和理解,以强化学生之间的协作,并促使学生能够通过协作深入探索语文知识,以达到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也就更加有利于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第二,班主任管理工作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充分结合,语文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活动为基础,强化教学过程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生活体验,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班主任管理工作,从而为班主任整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例如在对校园进行讲解时,教师即可带领学生在校园之中散步,以感受校园中的自然气息,若条件允许,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促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深化学生对于教师管理工作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班主任工作的配合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二者既能够相互影响,也能够相互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尊重每一位学生个体,进行持续、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特点,将语文教学与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相结合,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卫华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有效结合[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244.

[2]李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上),2016(2):196.

[3]宋霞平.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上),2019(12):131.

[4]李倩倩,杨然.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性策略[J].科幻画报,2020(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