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强化营林造林,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发展

姜龙波

东方红林业局有限公司

摘要: 林业产业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科学展开营林造林工作,这项工作涉及到对树木品种的选择、种植地的选择以及种植方案的设计等多个环节。如何保障营林造林工作的合理性,确保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是时代发展进程中林业管理部门的基本工作任务。基于此,本文重点介绍了营林造林现阶段的工作方向,从中分析如何合理强化造林技术,优化造林方案。
关键词: 营林造林;林业产业;生态平衡
DOI:10.12721/ccn.2021.15703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林业种植工作中,对现有营林造林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创新,有助于提升林业种植工作效果,提高林木存活率,并降低栽种管理工作的难度。

1.强化营林造林工作的目的及现阶段的工作方向

林业经济的发展基础,是在整体林业资源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实现的,也就是在保持生态环境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未来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强化营林造林工作既是林业资源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保护措施。

1.1工作的目的

首先,从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作用方面进行分析。营林造林可以提高城市森林覆盖面积,利用树木来阻挡风沙,涵养水土。这是降低自然灾害问题发生几率,减轻自然灾害对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的一种林业管理技术。其特点是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以及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挑选合适的树木品种,并选择合适的种植地和栽种方法进行营林造林工作。最终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林业资源的平衡发展。

1.2工作的方向

21世纪为社会的时代发展主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在现代化林业建设工作中,生态林建设一直是重点内容。因此,区域各林业相关部门按照新式标准,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区域林业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挑战,全面研究生态林与经济林之间,在实质和价值问题上的内部关系。创新建设方式,积极调整经济林与生态林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营林造林活动。林业相关部门需要密切把握新时代生态建设的本质标准,宏观规划经济林与生态林之间的面积比例,合理将资金分配到经济林和生态林的建设中,保证区域林业生态的平衡发展,提升林业发展的质量,保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通过营林造林工作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方法

保护和修复林业生态,维持林业的平衡发展,需要提升营林造林的相关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系列关联产品,在疏伐、抚育、防治病虫害等方面降低环境污染危害,实现生态营林造林的目标。

2.1提升营林工作水平

林业建设既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技术的支持。营林造林工作不仅涉及众多部门和生产环节,还与较多专业性较强的林业技术有关。在植树造林和营林管理中,我国的相关技术手段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成熟的技术手段并不是很多。因此,若想保护和修复林业生态,维持林业的平衡发展,需要提升营林造林的相关技术。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林业生产种植技术,来保障树木的茁壮成长状态,避免由于员工栽种管理工作能力不达标,而导致树木出现病害问题。此外,相关部门需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营林造林工作验收,检查区域营林造林的各项指标是否合格。

2.2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展开营林造林工作。比如,对营林造林区域的气候环境、土壤环境、水文环境充分了解和掌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具体情况,升级优化种植树木,确保生态林与经济林二者的比例与区域发展需求相适宜。

区域林业部门可以大力对林下种草项目展开建设,鼓励农户退耕还林,在退耕区种植适宜本地生长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提升区域的森林覆盖面积。利用以草养牧的方式,大力发展养殖业,保证区域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林业经济的相互统一,从根本上升级地区林业生态系统,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2.3做好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造林工作流程相对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林业管理部门会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来定期考察员工的日常工作情况。这需要先为员工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方便根据造林进度和质量来确定每位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同时,营林造林工作涉及到对专业林业种植及管理技术的应用。林业管理部门应当组建专业的工作团队,定期进行人才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操作水平,确保营林造林工作的实际效果,真正达到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目的。林业管理部门应当意识到:只关注林业产业经济发展效益的营林方案是不科学的,这不符合国家对绿化环保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展开对营林造林工作的创新研究,才能真正解决新时期林业生产经营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难题。

2.4其他强化营林造林工作的要点

在新时期实际研究强化营林造林工作的方案时,林业管理部门必须要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宣传。不仅要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还需要通过网络渠道让居民群体都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目的是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森林火灾的问题,比如在禁烟区随意丢弃烟头的行为,就是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关注的问题。同时,强化营林造林工作需要以适应性为基本原则,要选择本土树木种类进行种植,以提升树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另外,林业建设既需要资金投入,也需要技术的支持。营林造林工作不仅涉及众多部门和生产环节,还与较多专业性较强的林业技术有关。为了科学强化技术应用效果,林业管理部门可以建立网络工作平台,与其他地区的种植人员探讨优化营林造林方案,提高造林效果的可行对策,这是解决新时期林业产业生态保护工作难题的重要方法。需要林业种植人员积极总结以往的树木栽种及管理工作技巧,确定现阶段营林造林工作的主要方向和侧重点。

结论:营林造林工作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林业管理部门应侧重于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能力,要从思想教育的角度,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通过建立严格的营林管理政策,保障营林造林技术的实际效果能够满足新时期林业产业的发展需求。这还需要林业工作人员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有效促进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谭宁.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路径[J].花卉,2020,373(10):201-202.

[2]白山稳.强化营林造林保护林业生态平衡发展的策略分析[J].科技风,2020,422(18):18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