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树人的实践研究

宋卫利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712200

摘要: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容易受到来自外界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传统道德意识受到严重的冲击。在此特殊的形势背景下,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各个学科都应该承担其德育树人的重任,英语学科更不能例外。高中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德育元素,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做好渗透德育树人的实践。
关键词: 网络环境;高中英语;德育树人
DOI:10.12721/ccn.2021.15711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体现在道德观念的挑战上。因此,学校的德育教育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网络覆盖的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各学科都应该承担起自身的德育重任,利用好课堂做好对学生的德育引导工作。

一、德育人在网络环境下渗透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意义

随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内容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德育是实现我国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具体实践方式。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德育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将阅读教学与德育相融合,促进高中生素养的提升。但是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高中英语教学中积极发挥德育作用的教师少之又少,而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1.受网络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所生活的环境更加复杂。尤其是学生在家长监管不周的情况下自由上网,容易受到网络上低俗语言、污秽视频、流行游戏的影响,使得学生的传统道德意识受到极大的冲击,这也对教师的德育渗透造成了影响。2.对英语教材把握不到位,这也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譬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主动的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够充分地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德育元素,导致德育无法真正与英语学科有效整合。基于以上问题分析,对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树人的实践研究就显得意义非凡。高中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换而言之,让学生完全脱离网络是不可行的。英语教师应该对网络环境树立辩证的教学观念认识,正视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在规避网络负面作用的同时,有效地利用网络技术,以此促使德育树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落实渗透。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树人的实践策略

(一)加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德育功能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在网络化的时代中,高中英语教师应对自身的教育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要从单一的授课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思想意识的修护者;同时,英语教师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采用更好的德育教育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网络环境之中蕴含着海量的信息,而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相对较少,不能够对网络信息做出正确的辨别。在面对极有诱惑力的游戏、言情小说、QQ 聊天等网络载体时,容易被这些事物吸引致使思想意识出现下滑。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作出合理的选择,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专门建立一个英语学习研究库,通过教师的引导选择,将真正有益于学生学习的英语文章资料以及讲解视频纳入其中,并根据研究库的内容建立相关的目录,以此便于学生迅速查找。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该研究库中为学生引入真正有助于他们学习的网站链接,如百度文库、知网、豆丁网等,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能够浏览优质的论坛网页,避免不良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此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网络操作技能,亲自为学生制作一些优质的课件、讲解视频、微课、PPT 等,以此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德育阵地。

(二)文论融合营造德育氛围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文章,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在教学前对文本进行深度剖析,并从中提炼出与德育有关的素材,在教学中可以作为课前导入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评价。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人道主义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并结合这些内容挖掘教材中与之相应的内容,并营造出相关的德育氛围。如教师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4时,本单元主主要介绍了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并号召人们保护动物。而Reading部分Wildlife protection则是以Daisy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展开具体介绍。所以,本篇文章具有很强的德育价值。教师不妨在教学导入环节呈现藏羚羊、丹顶鹤、孔雀雉等濒临灭绝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动物的可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介绍这些动物,若学生不了解,教师再进行补充。通过对濒临灭绝动物的介绍,能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欲望。接着,教师再为学生呈现一些已经灭绝的动物的图片,如中华秋沙鸭、中华鲟、白腹军舰鸟等,让学生产生深深的惋惜之情,进一步促进学生保护动物的欲望。德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而许多教师总是机械化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只是空洞地说教。所以,教师应通过创设相关的德育情境,营造德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在教学中,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感受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三)立足课堂开展德育活动

课堂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将德育知识进行有效内化,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多样有趣的课堂德育活动,如开展小组讨论、做游戏、开展主题班会等。在教学Unit 1 Reading Anne’s best friend 时,该文章介绍了二战时期身处困境的安妮很久没有出门,没有与人交往,直到10岁她才有了自己的朋友——日记。在日记中,她可以畅所欲言,日记也给她提供了心灵的港湾,可见,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们已经有了许多社会交往的经验,也有了各自的好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friends should have?2.What if you have a conflict with your friends?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发表看法,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想到了 Sincerely, enthusiastic, think for others 等品质,针对第二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在朋友间发生矛盾时Empathy, calm, and communication,这些品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朋友,而且能让他们认识人际交往中总会出现摩擦,朋友之间也是如此,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看到对方身上的优点,换位思考,尽量避免矛盾的恶化,从而学会如何维护友谊。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立德树人教育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负面信息的冲击。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的一条重要渠道。正面引导教育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引领特殊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