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生命的一把钥匙,地理思维是观世界和生命的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可是我们单纯地在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领域内来探索和把握世界和生命就显得有些单调了,这样言说地理学或地理思维是否恰当或不合时宜,难道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自身或内部不够丰富和艰深?怎么这样一个学科会显得有些单调呢?实际上不是的,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自身或内部极其丰富且艰深,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拓展和挖掘新的地理学连接和种种地理学思维,开创出蔚为壮观的地理学图谱和图景,这是重要的,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虽然我们在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上下了一些功夫,但是这仍然是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自身或内部的研究和探讨,我们要走上一条或多条的异域之路,这样才能开启地理学或地理思维更广阔的一片天地。自身性或内部性的探索是必要的,外在性或外部性的探索也是反观和思索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没有内外观照的理路和思脉也难以对地理学或地理思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因此,我们走向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外在性或外部性来论述它,给我们人类世界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和别致的一片风景。
那就是我们要说的,地理学要和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联结,也就是说这些学科和地理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我们就是要拓展和挖掘学科联结之间的这种联系和关系,从中开创出种种路向,来丰富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自身性或内部性。那我们就开启地理学或地理思维外在性或外部性的旅行吧!
1.地理学和文学联结
文学的出现与地理学关联起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学世界里。相反,不同的文学作品是由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作家或作者创作出来的。从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视角来讲,是地理空间的分布导致了作家或作者的文学或文学思维。我们说文学作品具有地理学上的意义,这个意义来自于作家或作者所生活的地理环境,没有一个文学作品是离开所生活的地域而被创作或书写出来的,哪怕是具有神秘和幻想色彩的作品也不例外。这样就深深地勾连起文学和地理学的联结了,也引发了不同地域上的文学思维和文学作品。
比方说,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一个小村庄,代表作品有《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虚土》《风中的院门》《捎话》等,文学作品带着西域浓厚的色彩和味道,映射出在新疆即将消失的一个黄沙梁小村庄里的文学思索和大地关联,那只有在那样的地理世界中和地域中才能呈现的,作家对新疆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的呈现可谓入木三分、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新疆阿勒泰有名的作家李娟也给读者呈现出阿勒泰角落的哈萨克族的有趣生活,包括《九篇雪》《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等作品,映射出那片地域和地理环境中的文学思维。这意思是说,不同地域的文学作品或作家会从所生活的地域和地理环境中来创作文学,文学思维和地域的联结息息相关,绝不会无中生有。亚洲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被各国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与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密切关联,因而也展现出多彩多样的生命图景。
2.地理学和历史学联结
人类的历史与地理学关联起来,地理学刻画着人类的历史,历史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学问,而且也是空间地理上的学问,人类历史的地理空间分布及其迁移就体现出地理学的意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深刻地体现出人类的地理空间分布特点,特别是人类历史上的地理“迁都”,会深深地影响着人类在不同地域的生产生活,乡村和城市的选择和兴起以及聚落的形成都与地理资源、地形地貌、气温气候等地理因素息息相关。
3.地理学和宗教学联结
人类宗教的兴起也和地理学关联起来,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在欧美的一些国家、伊斯兰教在中亚、西亚和北非一些国家、佛教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分别被列为国教。”,这无疑体现出宗教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不同。人类所信仰的宗教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里,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当然,宗教在世界各地是不同民族的信仰,但是宗教与宗教之间或内部是可以交流的,宗教的传播与地域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地理学和民族学联结
民族和地理的关系非常密切,因而探究民族学和地理学的关系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民族的产生是由久而久之的地理隔绝而产生,在一个相对地理隔绝的环境里,渐渐地会形成一定的语言或文字,在一个相对的生活习俗、习性圈内,在相同的地域中,在与一同人的交往和交流中,民族逐渐形成。因此,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特点,从服饰、饮食、住所、行走上都有所体现,虽然历史上的民族之间有过矛盾或争夺,但是各民族之间又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相互尊重、相互协作,体现了和而不同的生活景象。
5.地理学和生物学联结
映入眼帘的就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其思想发表在1859年的《物种起源》一书中。这实际上深切地关涉到地理和生物的历程上来,特别是对动植物的研究最后是因为地理地域的不同而导致的。这一点发现震惊了世界,对开启地理和生物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生物在不同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会是千差万别的且内容非常丰富。比如说,动物和植被的地理空间分布会是什么样,在气温气候、地形地貌、土壤土质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下,一定能探索出丰硕的成果。
6.余论
我们从地理学要和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以及生物学等学科联结中来拓展和挖掘地理学或地理思维,呈现出地理学及其地理思维的路向,以更开阔的视野和视域来观照自然和生命。这就是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要朝向外在性或外部性的缘由,因为外在性或外部性可以拓展和挖掘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自身或内部所不能关涉到的东西,或者说自身本没有的东西,这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和联结,会深刻地反映出地理学或地理思维的另一个人类世界,增补和融合一种新的视界观和世界观。
为地理学或地理思维奠基外在性或外部性基础尤为关键,这使得地理学或地理思维走向更加宽广的道路,地理学或地理思维不仅有其内在性或内部性的特点,而且还有其外在性或外部性的特点,后者的这种特点能够激活和勾连起诸多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因此,我们要打开地理学或地理思维尘封已久的外部视野和外在视域,让地理学或地理思维带来更多惊喜雀跃的丰硕果实。这种转向和试验催化着自然与生命呈现出别样的地理景色,虽然走这条路充满着艰难和布满着荆棘,但是它所带来的甘甜雨露是让人拭目以待的,获取的丰硕果实却是令人非常欣慰和给予人以营养的。
参考文献:
[1]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 潘玉君、武友德.地理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 [美] 理查德·哈特向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译.地理学的性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 [英] R.J.约翰斯顿著、唐晓峰译.地理学与地理学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作者简介:王海妹,女,1990年9月,籍贯,海南省临高县,二级教师(中),课题《初中生地理思维培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