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刘春花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510006

摘要: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影响下,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各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田径运动事业作为我国竞技运动的重要代表,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推动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田径运动事业新时期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对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展开研究,分析现阶段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具体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6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田径作为奥运会“第一运动”而备受关注,素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称,是一个国家竞技水平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田径运动的动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体育器材,容易上手,而且田径项目的种类多,适合各种职业,各个年龄段的人参与,无疑将在全民健身中发挥极重要的作用,强健人们的身体素质,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促进社会和谐。

一、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战略。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的全面实施,我国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快速提升,充分证明了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其运动理念革新。虽然近年来我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在各大国际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从田径运动的实际训练情况来看,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田径运动训练理念依然有所不足,缺乏对田径运动比赛宝贵经验的深入总结,从田径运动的管理角度来看,不论是管理机构还是田径运动的教练员,都存在着训练思想方面的落后情况。而通过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够推动田径运动训练理念的革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对田径运动赛事经验的总结,经验的总结田径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指导,全面提升田径运动员各项训练工作开展的实效性,以此促进中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

其次,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够为其提供人才保障。在田径运动事业发展中,对于优秀田径运动后备力量的选拔是实现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过程。在中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下,社会基层体校在社会改革、教育改革以及体育改革的三重压力下,中国田径运动竞技事业的生源越来越少。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就必须推动中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层田径体育运动体校建设,为中国田径运动事业的发展奠定后续的人才保障,不断发掘和培养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这是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最后,中国田径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提升训练水平。在田径运动事业发展中,训练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是保证运动员竞技状态与竞技水平的关键。而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的水平与能力、运动员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积极性都直接决定了田径运动训练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只有推动田径运动事业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贯彻到田径运动训练中,才能够推动田径运动训练事业的发展。

二、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

(一)建立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

近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先后与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西安体育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竞走学校”,是坚持体教结合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索,此外,还计划拿出一些项目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共建国青队或国家队;钻石联赛上海站联手指定合作伙伴耐克深度参与上海市中学生田径钻石赛,也是从形式和内容上对探索体教结合的又一次创新尝试。目的是转变竞技训练思路,推动体制创新,提高专业化训练水平,打造精英互动与提升平台,夯实中国田径后备人才基础。我国田径青训工作一定要改变过去业余体校的单一培养模式,借鉴国外有益经验,走改革创新之路,加强“体教结合”,建立起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三线并举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

田径作为奥运会上金牌数量最多的基础大项,要想发展,仅仅只靠田管中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有潜力项目的地方体育局的力量,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有针对性地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要针对各地的不同特点,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扬各地之长,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已与上海、山东、陕西等十几个省区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目标和任务,更好地服务于东京奥运会的备战以及中国田径的中长期发展。

(三)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

田径作为奥运会上金牌数量最多的基础大项,要想发展,仅仅只靠田管中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借助一些有潜力项目的地方体育局的力量,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要有针对性地在全国范围内配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要针对各地的不同特点,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扬各地之长,优化资源配置,共建新队伍。国家体育总局田径管理中心已与上海、山东、陕西等十几个省区市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目标和任务,更好地服务于东京奥运会的备战以及中国田径的中长期发展。

(四)挖掘内涵、培育文化,创办新赛事

欧洲奥委会和欧洲田径协会创新性的把日常训练项目游戏化,同时鼓励一对一对抗来增加竞争的激烈程度,创造了立定跳远、水中跳跃、健身球赛跑和身背降落伞赛跑等统称为“动感新田径”的项目,效果显著,有望出现在2019年的明斯克欧运会的赛场上;观众近距离观赏铅球决赛,体育场外独立的颁奖广场等均令人耳目一新,这也为国内办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我们一要充分挖掘田径项目内涵、培育田径文化,对于自身的魅力,田径一定要自信一些,要在办赛方式上多些探索,增强田径项目吸引力。

(五)竞技田径带动群众参赛新高度

2017年全运会让业余选手与专业选手同场竞技,这是构建“大体育”格局的新尝试。2017年6月13日,中国田协宣布开启“我要跑奥运”活动,这也真正体现了竞技田径与群众田径的深度融合,提升了群众参与竞技田径的新高度。我们要用竞技田径带动群众田径运动,要开展富有创意的新活动,激发和引领民众投身跑步运动,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和高度融合,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让路跑运动成为全民健身的标杆,为我国“大田径”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为健康中国、百姓健康夯实了群众基础。

(六)偶像+田径=新时代群众田径新出路

2018年11月,横跨文体两界的大型专业运动会《超新星全运会》开播,引起笔者深思,其中田径项目由苏炳添担任教练,凭借年轻偶像身体力行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行业,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也是对传统体育宣传的一个提醒。可以将田径与娱乐深度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田径娱乐文化IP,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呈现方式,同时“田娱”文化IP的打造也给予了品牌更多的营销机会,通过丰富的创意想法结合节目的特性为品牌打造解决方案,从各方面比如IP艺人、IP授权、赛事环节等等方式,帮助品牌快速捆绑IP,形成跨圈层的覆盖模式,形成更大的品牌影响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竞技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化发展已经成为新时期田径运动产业发展的必然任务。在中国竞技田径运动可持续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中,需要全面深化田径运动体制改革,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构建优秀的教练员队伍,不断加强体育科技创新,才能够顺利实现中国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化。

参考文献

[1]林振跃.我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考[J].拳击与格斗,2019(20):16.

[2]廖藤飞.回顾与展望:新时代田径项目可持续发展之进化研究[J].西部皮革,2019,041(06):73–74.

[3]刘冠程.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田径运动的可持续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8,008(2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