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当中,由于沉降路段的施工难度较大,使得沉降路段路基路面常存在多种施工问题。因此为提升道路桥梁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沉降路段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并结合勘察结果合理设计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方案,综合采用科学搭板、路基加固路面压实等施工技术提升道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
1.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常见问题
1.1桥头搭板连接问题
在道桥工程中,由于沉降段的存在,使得桥台桥头之间由于土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沉降问题,使得桥台桥头的连接处出现了缝隙或裂缝,影响了道桥工程的行车安全。出现此类现象的原因较多,如桥头搭板连接以及回填土材料选用不恰当。
1.2台背路基压实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桥台背面的施工难度较大,往往由于施工材料问题以及施工技术问题,使得桥台背路基路面的压实度不足。进而出现桥台沉降问题。与此同时,行车数量的增多使得道路桥梁承受的荷载力不断增大,在道路桥梁的应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出现不同程度变形问题,进而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除此之外,自然灾害或自然环境问题也会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出现沉降现象。
1.3路面平整度问题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是道路桥梁工程验收的关键标准,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若不能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则会使得道路桥梁工程投入运行后路面平整度出现变化,使得行车过程更加颠簸,不仅影响了车辆行驶安全,同样也影响了道路桥梁使用寿命。道路桥梁工程中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是工程施工中对路基平整度把控不严,或未严格控制铺装层,进而使得路基平整度存在问题。与此同时,对沉降段路基或路面未进行加固处理,也会导致沉降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了路面平整度。除此之外,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因盲目追求路面平整度而忽略了路基路面的压实问题,进而使得路桥工程施工完毕后容易出现大面积的路面破损或路面裂缝的现象,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安全性。
2.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策略
2.1科学设置搭板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搭板的设置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结构与搭板沉降问题的出现,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做好搭板的科学设置与施工。
首先,控制搭板设置标高。在路桥工程中,搭板标高要与路基顶面或桥面层底部相同。同时为保证道路桥梁连接的通畅性,搭板顶面标高与道路桥梁的正常路基路面相同[1]。除此之外,为预留反向坡,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可以使搭板与路面连接处的标高高于设计标高,以此更好保证施工顺利推进,具体桥头搭板设置如图1所示。
其次,科学设置锚栓、支座。在搭板施工中,将与桥台台端距离较近的竖向锚栓设置在桥台台背与搭板的连接处,并使用水平拉杆对锚栓进行固定,避免出现搭板滑动或桥头沉降影响搭板质量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利用22号钢筋,并控制钢筋布设间距在75cm~80cm左右,对搭板进行加固。在安装搭板底座时要将桥台与搭板的施工位置的垫层进行连接。在道桥工程中一般使用油毡垫层对搭板以及路面结构进行固定,避免出现移动现象。油毡垫层在使用时一般需要控制相邻油毡垫层的间距为80cm,且油毡垫层的厚度在1~2cm左右。与此同时,在对搭板施工缝进行填充时,要将麻絮、玻璃纤维等材料填充到搭板施工缝以及沉降裂缝中,随后利用沥青材料进行灌注,不仅能够避免由于雨水渗漏导致沉降段沉降现象更为严重,同样也能提升搭板施工稳定性,需要得到重视。
图 1 桥头搭板设置
2.2做好路基加固施工
针对道桥工程沉降段路基进行处理时,要对路基进行加固,以此减缓沉降现象对路基路面产生的影响。在对路基进行加固施工时要加强对沉降段路基土质条件的分析,尤其是对软土层分布进行细致分析,以此明确路基加固施工技术与施工方案。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沉降段路基加工技术主要是灌浆技术、水泥喷桩复合技术等。
第一,灌浆路基加固技术。利用液压、气压等原理将混凝土通过注浆管均匀灌入到路基土层中,以此提升路基强度与荷载能力。灌浆路基加固技术在软土地基的应用优势较大,能够使软土地基土质固结,进而降低沉降问题的发生[2]。在进行混凝土灌浆的过程当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强度,在灌浆完成后,要对路基承载力进行测验,以此保证路基强度符合要求。
第二,水泥喷桩复合路基加固技术。利用该技术进行路基加固时,要在路基表面布设注浆孔,在注浆孔设置时,要对路基地下水水流方向进行确定,避免混凝土强度受到水流影响而降低。在应用水泥喷桩路基加固技术时要控制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顺序。在开展注浆工作时可以从外到内开始注浆,同时控制注浆压力,避免由于注浆压力过大而使得浆液流出注浆孔,造成不必要的原材料损失。
2.3控制台后填筑施工质量
后台填筑施工是影响路基路面结构稳定性的关键环节,后台填筑材料以及施工技术选择都影响着道桥工程沉降段的沉降问题控制。因此在后台填筑过程当中,施工人员要结合该沉降路段的实际情况与施工要求,选择高强度且与工程要求相符的填筑材料。比如在后台填筑施工中多选用透水性较好且质量较轻的填筑材料,比如中粗砂、沙砾石、工业废渣等,除此之外也可以选用新型后台填筑材料,比如泡沫型苯乙烯、泡沫混凝土等。
2.4提升路面压实施工质量
路面压实施工是控制路基沉降路面变形的重点施工环节,因此在路面施工中要依据该工程沉降段实际情况设置施工试验段。施工试验段要保证其长度在100m左右,并通过科学的测试方案对沉降段路面施工流程、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压实施工技术等进行试验,以此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方法[3]。
首先,在道桥工程中往往应用了沥青路面,在沥青路面压实的过程中要控制沥青摊铺温度,使得初次压实施工的沥青温度控制在120℃~135℃。进行沥青路面压实施工时要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并控制初次碾压速度在4km/h。在复压实施工时,沥青路面温度在控制在100℃~120℃,复压实速度在5km/h左右。
其次,完成沥青路面碾压后要对路面压实度进行测量,一般采用灌砂法、核子密度仪器法等对路面压实度进行多次测量,以此保证路面压实度符合道桥工程施工标准,降低沉降问题的产生。
结论: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严重影响着道桥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在路桥工程的沉降路段要加强搭板设置的科学性,同样也要做好路基加固施工、路面压实施工以及台后填筑施工质量控制,以此提升路面施工效果,降低路桥工程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的沉降现象,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志伟. 公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要点分析[J]. 山西交通科技,2022(4):88-91.
[2] 帅平羊.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科技,2020(18):41-42.
[3] 马玉龙. 道路桥梁项目中沉降段路基路面质量控制[J]. 区域治理,2020(3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