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效果评价

何花

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610400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以了解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的降低有何帮助。方法:从本院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入院的阴道分娩产妇226例,将符合标准的226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13例,针对对照组阴道分娩产妇施以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对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可见,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13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产(观察组)后2h和24h出血量均比施以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的113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对照组)出血量少,在产后2h的出血量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137.45±18.21)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90.28±10.19)mL(P<0.05);在产后24h出血量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458.72±33.48)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329.97±30.21)mL(P<0.05)。结论: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的产后出血风险。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效果评价
DOI:10.12721/ccn.2021.1570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产后出血是产妇产后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致死率极高,在临床中认可率较高的出血量判定是产后24h出血量>500mL可认定为产后出血,高风险时间的是产后2h至24h内,少数情况可出现在24h之后的产褥期,常见发生原因可见凝血功能异常、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等,在临床治疗上除了对症治疗及相应的药物运用外,提前预知并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也是十分重要的,故本次调研通过观察本院收治的22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以了解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于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的降低有何帮助,具体过程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本院选取自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入院的阴道分娩产妇226例,年龄范围25岁至34岁,平均年龄(29.39±2.71)岁,孕周范围37周-42周,平均孕周(39.87±2.48)周,其中初产妇103例,经产妇123例,所有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本项调研,整体调研过程由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进行监督。

纳入标准:无剖宫产指征产妇,孕周范围37周-42周,能够配合治疗护理工作[1]

排除标准:躯体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者,各种原因不能耐受阴道分娩者[2]

将符合标准的226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13例,已通过分析确认所有纳入观察的阴道分娩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观察调研分析(P>0.05)。

1.2方法

1.2.1针对对照组阴道分娩产妇施以常规产科护理干预,内容大致包括相关治疗护理,体征监测,分娩及产儿健康教育知识指导等。

1.2.2对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如下:接收产妇资料后,配合医生诊治意见与产妇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同时对其进行心理状态评价,期间用专业知识和易懂的措辞解答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后建立产妇个人档案,记录产妇各方面情况,包括心理、体征、产妇及胎儿情况,风险评估情况等,针对各种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待解决的问题做好应对预案并予以实施,指导及辅助产妇进行产前相关检查,同时对于心理评估结果较差的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必要或适当时与产妇家属进行沟通,共同促进产妇心态调整;给产妇及其家属讲解分娩及产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相关知识,同时结合患者个体情况给出饮食意见,给体征情况允许的患者进行活动指导,以利于分娩过程的顺利性;分娩过程中保持与产妇的沟通及体征监测,缓解产妇紧张情绪的同时如发现各产程特殊情况需及时应对协助处理;产后2h及24h内着重监测患者各体征情况,预防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的发生,如发生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血量增多且颜色鲜红等情况需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快速应用缩宫素,协助医生进行相关处理,对于预案中提前发现的高风险产妇需提高产后的监测力度及观察频率,并适当延长监测时间[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进行处理分析,「t」表示,「p」检验,可见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行调研对比。

2.结果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可见,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13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产(观察组)后2h和24h出血量均比施以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的113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对照组)出血量少,在产后2h的出血量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137.45±18.21)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出血(90.28±10.19)mL(P<0.05);在产后24h出血量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458.72±33.48)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出血量(329.97±30.21)mL(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对比

截图37.png

3.讨论

通过本院的226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观察,笔者发现在从接收产妇及产妇资料开始,针对性地对产妇产后出血风险进行预估判断及提高各类检查重视程度、产前、中的心理护理,并做好高风险产妇的预案,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的产后出血风险,具体可见两组患者的术后2h和24h的出血量情况对比,产后2h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出血量(137.45±18.21)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出血量(90.28±10.19)mL;产后24h对比中可见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出血量(458.72±33.48)mL,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出血量(329.97±30.21)mL(P<0.05)。

综上可见,对经阴道分娩产妇施以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的产后出血风险,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姜建兰.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观察[J].贵州医药,2018,42(04):496-497.

[2]周春燕,沈盐红,花香,刘永鑫.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82-83.

[3]何玉平.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见性护理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19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