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石油化工装置低压电力电缆的探讨

郭蕾

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吉林,132002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中低压电缆敷设方式对电缆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合理选择低压电缆敷设方式,能够极大地节约了电缆土建工程成本开支。在电缆入地施工实践中,需要结合施工案例实际情况,对电缆敷设方式进行合理规划,以此起到保证质量及提高电缆作业经济性的目的。
关键词: 石油化工装置;低压电缆选择;探讨
DOI:10.12721/ccn.2022.15815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各种电缆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电缆设备越来越多,而且一般都埋入地下,在运行过程中,处于隐蔽状态。当电缆发生故障后,如何快速准确地查找故障点,尽快恢复供电,成为供电企业的难题。

1造成石油化工装置电缆故障的原因

( 1 )施工中对电缆造成的破坏,即机械损伤。 绝大部分地埋电缆故障都是因为土建施工破坏而造成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故障会对输电保护装置造成反映,使其启动保护动作,然而大部分故障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保护装置无法启动保护动作,其破坏部位情况逐渐恶化,会造成铠装铅皮穿孔的问题,而水分与空气侵入其中就导致其失去使用功能。 为了发现此类型的电缆故障点,在查找电缆故障时必须采用电缆故障测试仪。( 2 )中间电缆头的制作工艺差,此类型故障点电缆故障约 10% 的比例。 目前,热缩材料是电缆头连接采用的主要材料,在烘烤过程中常会由于烘烤不均匀以及烘烤过度而出现材料热缩的紧密性不足或者热熔过度,使本体绝缘强度降低。( 3 )电缆超负荷以及偏相严重,在高温条件下其薄弱部位以及接头处很容易被击穿,这一问题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尤为突出。( 4 )电缆老化严重,主要是电腐蚀与化学腐蚀造成的。( 5 )电缆质量差,在电缆制作过程中选用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制作工艺落后导致电缆质量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2石油化工装置低压电缆选择的探讨

2.1低压电缆故障问题的解决措施

为了使低压电缆故障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最重要的是加强低压电缆线路的维护。 首先应建立低压电缆线路定期巡查制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电缆线路的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被破坏的部位并予以解决,进而避免故障发生。由于电缆线路受到腐蚀的几率很大,因此还应控制好低压电缆的腐蚀工作,一旦发现土壤中含有腐蚀溶液,就应积极采取人工措施进行维护。 在维护低压电缆线路的过程中, 还要做好终端头的维护工作,包括在日常工作中终端头引出线的接触检查、接地情况检查等; 对于线路的名称以及相位颜色应定期核对,并做好支架、电缆铠装的检查,为了避免腐蚀,应在其上涂刷油漆;还要对终端头进行清扫,一旦发现点晕放电痕迹以及漏油现象,应及时找出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此外,低压电缆线路维护方法的改进对于电缆故障的解决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采用的传统的低压电缆维护方法, 其维护效果并不理想,应积极研究并引进新型品种与先进的工艺,使电缆线路的运行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针对不同电压的电缆,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 例如聚氯乙烯电缆适用于低压,交联电缆适用于高压。 为了使电缆线路运行水平得以提高,还可以在户内外终端头、接线盒方面使用热缩头,使其供电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保障。

2.2测量泄漏电流

如果电缆在整体运行中出现电流泄漏情况,那么就会出现爬电现象。相关系统在长期运行中在会逐渐削弱电缆绝缘性能,因此出现电力供电问题。之所以系统会出现上述问题,多和不断降低的绝缘性能而造成绝缘击穿,系统因此产生问题有关,长期以往必然会使电力企业整体运行效益受到影响。与此同时电缆中涵盖的直流电压会在输电过程中形成电阻,工作人员会在发生电流泄漏现象后观察电流大小,由此明确电缆绝缘现象。通常工作人员在实际检查工作中会采取上述方式对地下电缆绝缘性能状态进行判定,也能了解电流泄漏是对电缆绝缘体造成损坏。在实际的检查工作中,应当明确电缆半导体表面是否有缺口,测定电流时也要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保障电压是否为电缆额定电压二倍,最大限度保证系统测量结果精准度。在具体测量时,需要先将被测物接入测量端后启动仪器,随即将试验电压调整被测物额定工作电压的1.1倍或1.6倍,切换相位转换开关后读取二次读数,选取最大数值读数作为泄漏电流值。在测量泄漏电流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如果测电器没有能够通过隔离变压器供电,被测电器应当采取绝缘性物质作为绝缘垫,目的在于避免部分泄漏电流未经设备直接经流地面,进而影响测试准确性。由于泄漏电流测量需要处于带电状态下测量,而被测电器外壳则为带电状态,那么试验人员需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在未切断电流前不能随意触摸被测电阻。相关研究指出,测试环境的温湿度或绝缘表面污染在一定程度会成为影响泄漏电流因素,如果上述三个因素均在,那么必然会测定出较大的泄漏电流值。

2.3低压电缆电缆沟敷设

低压电缆沟敷设主要是在预砌的电缆沟中进行。电缆沟敷设方式主要适用于城市主干道部位、变电站出线部位、电压等级平行地段或电缆敷设条数较多的区域。需要电缆进行穿越操作时,也主要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电缆沟敷设技术具备了造价成本低、敷设面积小、走线较为灵活的优势,在地下无法直埋处、大型场所、变电站等部位采取此种敷设方式较为有效。但在后续维保检查时需要进行盖板掀盖操作,较为不便。低压电缆电缆沟敷设技术要点如下:第一,严格按照《电缆设计规范》进行操作,如敷设范围内存在可燃介质,不能采用电缆沟敷设方法。第二,根据电缆敷设工程要求确定电缆沟的界面净空尺寸大小、标高等数值。电缆沟一般以砖砌体为主。第三,行车区域要在电缆沟上方设置承重盖板。相隔60m的电缆沟要制作伸缩缝。第四,隔50m左右,设置电缆沟排水检查孔,电缆沟沟底找坡0.5%。第五,电缆沟纵向内墙部位安装电缆支架,支架间距以80cm为基准。第六,电缆沟中敷设的电缆件及附属铁件等,要在做好接地措施的同时,进行防腐处理,每隔50m左右设置一组接地极。最后,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设置电缆沟时,需要采用橡胶止水带或衬垫填板对伸缩缝进行止水操作。此外,不管是哪种电缆敷设方式,都需做好电缆排水工作,以保持电缆构件性能。这一环节主要借助电缆护层逐段检查、电缆构筑物排水设施设计、土建质量监督等手段达到排水止水的目的。

结语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正因如此对电能需求也无限扩大。电缆作为传输电能不可缺少的载体,其重要性自然不可言喻。因而需要针对低压配电网电缆采取高效管理,积极创新检测技术,有效减少电缆在实际运行故障频率,最大限度保证电力传输质量,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司伟宗.低压配电网中电缆管理方法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9, 000(012):44.

[2]宋云龙,魏秉旺.低压配电网中电缆管理方法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 2019(20).

[3]张欢.低压配电网运维管理优化及注意事项[J].电力设备管理,2018, 27(12):47-48.

[4]王旭.强化如何加强农村供用电与低压配电网管理[J].大科技,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