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但可以丰富初中生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因此,研究初中地理情境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有效的教育发展需要特定的教育环境。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是顺利开展地理教育的重要保证,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是片面地将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难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这种现象,建议教师把生活和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学生更扎实地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得学生更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去探索奥秘,并有助于他们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课标中明确指出,要求提升学生的地图识记能力,对基本的知识进行把握。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对相应的地图进行分析,这是最基本的技能要求。课本上的地图往往是有局限性的,我们难以通过平面的图片对实际的地理现象进行讲解。如果学生的空间能力相对较差,就无法通过地图对地理特征以及现象进行把握,无法通过平面的地图来掌握识图技巧。多媒体设备具有将视频、图片、音频整合为一体的优势,此时,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地理情境创设,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地图实际能力。教师在备课设计时,增加电子地图相关内容,电子地图具有强大展示、互动、储存、搜索等功能,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支持,让学生在全面接受信息的同时,主动建立学习意识,促使学生开发地理思维,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多重互动学习体验中接受地理学科信息。
另外,开启地图互动,丰富学生地理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全面推广,为电子地图的实践应用创造条件,特别是在合作学习环节,教师利用电子地图展开教学操作,能够为学生互动带来更多便利条件。学生利用电子地图展开互动,可以是“生生”互动,也可以是“文本生本”互动,还可以是“生本与网络”互动。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展开深入讨论,对地图知识进行观察,对地理问题展开思考,都能够形成崭新学习契机。
二、查阅资料感受情景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情境教学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地理知识的内容,让学生课下到图书馆或者是上网去查阅,抑或是去博物馆进行参观,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地理知识,学习地理知识,这样的教学也比在课堂上的效果要好很多,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查阅可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在“民族”一节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关于民族文化的书籍,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民族服饰以及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或者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到网上搜一些民族服饰的图片来看,图片可以冲击学生的视觉,加深学生对民族服饰的记忆,让学生的印象深刻,课本知识是枯燥的,单一的死记硬背并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借助其他的工具进行学习,让学生切身的去感受那种文化的情景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并且可以结合课标中的活动建议。
三、开展活动体验情景
在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的方式进行情境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地图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地图模型,通过对地图模型的制作,学生可以加深对地图的认识,还可以深化学生对地图的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研学,实际的出去走一走,在大自然中进行学习,研学旅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出了课堂,让学生可以和自然亲密的接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束缚,也使得地理教学由课堂专向了自然和社会。同时,由于现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需要也在不断的改变,研学旅行从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思维能力。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将书本上的知识更好的在自然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标准的定义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反映了国家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地理课程旨在为整个学生构建课程和内容框架,并为地理教学提供指导。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设计的质量,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地理课程标准也在这些方面提供指导。地理研学旅行必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从一开始就确定主题,在实践过程中规划路线,以提高地理实用性,最后进行总结和思考。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正好满足了新课程中对此元素的强调。地理教科书是进行研学旅行的最直接基础,并且无疑对师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在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研究之后,通过深化和迭代研究过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进一步消化关键知识。还可以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创建生活化课程场景。将书本中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相互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地理模型原型,并认识地理知识的特定应用,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加的轻松愉快,提高学生的理解,提高整个地理课堂的效率。
结语:发展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改变了以往地理教学“重技轻道”的教学痼疾。教师通过重视图像识读、地理表现以及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能够增强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应该更加体现“以生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
参考文献
[1]张云哲.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分析[J]. 考试周刊,2020(A1):147-148.
[2]王新村. 创设任务情境激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202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