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教育与评价建议中提到“注意教学各方面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要保证教、考、评一致性。虽然高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应试,但高考是课程评价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人才选拔考试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故无论是从出题人还是教师和学生的角度看,都不能回避考试,对高考试题的研究既是地理高考命题、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地理教学的需要。
1 高考地理必考题与高中地理教材契合度的概述
高考地理必考题与教材的契合度,是指新课标文科综合卷Ⅱ中的地理试题(又称高考地理(全国卷II))中必考题的情境材料、题设、答题要点与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湘教版)的符合程度,并对这一符合程度进行量化。对此,可从试题的情景材料、考查的知识内容和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但根据研究发现,试题考查的地理核心素养与教材的契合度在分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掺杂较多的主观因素、且难以量化,故此内容将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内容。
综上,在本文中高考地理必考题与教材的契合度,具体研究比较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从情境材料和地理知识的角度,计算出关于高考地理必考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其对应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内容的符合程度;二是从必考题所考查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三大模块(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中出现的频次来看,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知识结构的契合度;三是从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各表层系统(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系统)出现的频次来看,高考地理必考题的考查目标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课程目标的契合度。
2 高考地理必考题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关系
普高考地理必考题是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手段之一,高中地理教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和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二者都是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由于对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更多的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测量的特性,因此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难以完全的在教材中呈现和在考试中测量。与此不同的是,高中地理教材在编写上需要基本呈现课标中的内容标准和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载体;高考地理必考题是检测学生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之一,但由于考试的时间和载体的限制,只能以抽样的形式编写考查,不可能考查课标中的所有内容。由此可见,高考地理必考题与高中地理教材具有一定的交集和关联性,本文的目的便是对这一关联性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量化计算(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和考查目标分别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所呈现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和课程目标的契合度),使其更加清晰直观,并从中分析对今后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方面、高考命题方面两个方面的启示。
3 高考地理必考题与高中地理教材的契合度分析
3.1 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呈现的知识内容的契合度分析
某年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在B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三大模块中出现的频次完全满足情境材料在地理1中出现频次最低,地理知识在地理1中出现频次最高,即某年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与B版教材的知识结构完全契合;而在A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满足了情境材料在地理1中出现频次最低,却不满足地理知识在地理1中出现频次最高,即某年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与A版教材的知识结构基本契合。也就是说,某年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与B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知识结构的契合度高于与A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知识结构的契合度。
3.2 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的契合度分析
说明高考地理必考题所考查知识结构的特点与高中地理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否契合的问题,具体如下。
①如果在六年的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结构中体现出考查的地理知识(角度和要点)在地理I中出现的频次较高,考查的实际应用内容(情境材料)在地理II和地理III出现的频次较高,则认为六年的必考题与两版必修教材完全契合;②如果有较小程度的出入(如必考题考查的地理知识出现在地理I中的频次比地理II或地理III低,而考查的情境材料仍是出现在地理II或地理III中的频次高于地理I),则认为二者基本契合;③如果完全不满足必考题考查的地理知识出现在地理I中的频次最高、必考题的情境材料出现在地理II和地理III中的频次较高,则认为二者不契合。由此可见,通过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在各册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出现频次分析,能有效说明高考地理必考题所考查的知识结构与高中地理教材编写中所呈现的知识结构是否契合。
3.3 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目标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培养的目标的契合度分析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创新地理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即教材中需创设多种表达方式,如文字、图像、地图、图表、模型等;设计多种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户外考查活动等。由此可以说明,高中地理教学中为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需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即对上述教材内容的教学均不可忽略。高中地理教材的表层系统分为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三个部分,课文系统是高中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载体,主要具有对地理教学内容储存和传递等作用;图像系统主要具有形成地理表象、传递地理信息、展示地理过程等作用;作业系统对学生丰富和巩固地理知识、促进地理实践力、形成自主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作用。高中地理教材的三个表层系统共同作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高考属于学业评价方式的一种,需要全面考查学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结果。根据高中地理教材中三个表层系统的主要作用,可以将高考地理必考题中考查教材课文系统的内容视为主要考查的是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等,考查图像系统的内容视为主要考查的是地理表象和地理过程等,考查作业系统的内容视为主要考查的是较深一层次的地理知识、地理实践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比较六年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的知识内容在教材各表层系统中的出现频次与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各表层系统数量大小,可以体现高考地理必考题考查目标各表层系统的主要编写目标是否一致。
4 结论
总之,虽然地理教学并不是为了应试,但高考地理必考题和教材的编写、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根本依据都是课标,高考又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较为权威、有效的评价手段。而且在研究中证实了历年高考地理必考题的情境材料在教材中只有相似的案例,但却不是教材中的案例,而解题所运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能力几乎都是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通过学习高中地理教材所获得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地理测量理论与实践[M].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M].2017.
[3]张卫青,徐宝芳.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