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蔡霞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胰腺癌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胰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预后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①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18.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7.6±1.2)h、术后排便时间(13.6±3.2)h、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0.5±6.8)h、下床活动时间(22.6±5.6)h、总住院时间(8.3±2.6)d,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10.5±2.5)h、术后排便时间(17.5±5.2)h、术后经口进食时间(36.8±7.9)h、下床活动时间(30.6±7.8)h、总住院时间(12.6±4.1)d,观察组各项预后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分别为(3.2±1.2)分、(1.0±0.3)分,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6.6±5.4)分、(75.6±8.2)分;对照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分别为(4.5±1.6)分、(2.5±1.0)分,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1.4±4.8)分、(68.9±7.1)分,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可降低胰腺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舒适护理;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1.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胰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位居第八,且此类疾病的预后较差,根据相关统计报告指出,该病的五年存活率仅有12~30%[1]。手术切除是该病根治的唯一方法,但是由于胰腺及周围器官的解剖结构比较复杂,手术存在切除范围广、出血量与并发症多的风险[2]。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在围手术期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改善患者的预后。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优化各项护理操作来提高患者在围手术期的身心舒适度,有助于减轻手术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结局[3]。为了观察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文章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胰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月100例医院收治胰腺癌手术患者,其中有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为(58.1±8.1)岁。入选标准: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胰腺癌且符合手术适用证;患者和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胰腺癌复发、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具体措施为:(1)术前护理:①入院护理:入院之后需要带领患者和家属熟悉病房,并告知患者和家属病房管理要求,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病房管理的认识度和配合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叮嘱患者有什么需要可以到护士站咨询,消除患者在病房中的孤独感和焦虑抑郁情绪。②术前锻炼: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需要叮嘱其在围手术期内戒烟,并给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干预。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以及咳嗽排痰训练,老年患者则在术前进行吹气球训练,有助于改善肺功能。③基础疾病处理: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需要经过会诊之后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病情,合理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避免增加手术风险。(2)术后护理:①基础护理:术后6h需要保持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引起的气道阻塞和误吸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引流液的颜色和数量,若引流管内出现血性液体且每小时引流量>200mL,且伴随血压下降、心率加速以及面色苍白等征象,可以考虑为出血,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术后6h后可改为半卧位,之后可在床上进行关节的主被动活动。②血糖管理:术后应激性高血糖是胰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胰腺广泛切除后影响胰岛素分泌水平,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因此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血糖水平,并给予胰岛素泵干预,确保血糖水平在8mmol/L,并且要预防低血糖。肛门排气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可停止使用胰岛素泵,改为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③营养管理:胰腺癌术后营养支持通常采取肠内结合肠外营养支持,术后24h持续肠外营养支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并配合胰岛素泵治疗,避免血糖异常发生。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合理控制滴注速度,初始速度为20mL/h,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增加至100~120mL/h。待患者肛门排气后可改为进口进食,早期可食用米汤、鱼汤等流质食物,之后逐渐恢复至半流质食物和普食。术后进食需要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④预防护理:由于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且置留导管,加上术后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因此术后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协助患者咳嗽排痰,可以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吸痰操作,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做好皮肤管理,定期更换体位并按摩受压部位,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要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肠外营养支持期间加强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置留导管的患者需要做好导管维护管理,避免导管堵塞、扭曲、脱落等情况发生,叮嘱患者活动时保护导管,减少非计划拔管事件。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预后指标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进行表述,两组均数计量值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统计表述,两组计数值采用X2值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

截图45.png

2.2两组手术预后指标差异

观察组各项预后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预后指标差异

截图46.png

2.2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

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 (分)

截图47.png

3.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社会对于医疗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优化临床服务,提高服务质量[4]。舒适护理主要是通过规范护理操作,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临床诊疗,并提高患者在诊疗过程中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5]。舒适护理的开展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最大程度减少风险事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传统护理中护理人员知识机械的执行医嘱,缺乏对患者身心舒适度的关注[6],而舒适护理则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的不足之处,将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在加强护患沟通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与满意度。舒适护理凸显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际情况的掌握,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预后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1、5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5天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舒适护理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促使患者正确的面对手术和疾病,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缩短胃肠功能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术后疼痛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舒适护理的应用可降低胰腺癌患者术后疼痛感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期下床,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景晓,魏巍. 舒适护理结合中医情志护理在胰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121-122.

[2] 马瑛. 舒适护理对胰腺癌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以及 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4):1922-1925.  

[3] 孙少娜,郭梦霞,黄佳燕. 以优化心理和睡眠为核心的体贴式护理模式对胰腺癌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9,25(4):

11-13.  

[4] 赵胜男,王晓润,吴本慧. 健康教育及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胰腺癌神经病理性癌痛的作用[J]. 广东医学,2018,39(12)

:1916-1919.   

[5] 殷淑芳. 快速康复教育路径在胰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2):104-107.  

[6] 张敏. 人性化护理和心理辅导对胰腺癌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705-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