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方案探究

叶继明

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沙角C电厂

摘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现如今各种高科技已经逐渐渗透入各个行业之中。国内企业在科技的助力之下,其产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电力产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供电稳定性对于国民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本文针对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方案展开深入研究,希望可以为电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价值。
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检修方案
DOI:10.12721/ccn.2024.15763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在火力发电厂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能够有效检测出发电机系统的各种问题和故障,并以警报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因此继电保护设备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和供电系统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那么其在发电机系统中的警报作用就会随之失效,失去继电保护的发电机系统会给火电厂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加强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维护力度是保障火电厂发电供电稳定性的关键途径。

火力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功能概述

继电保护的具体含义

继电保护是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主要依靠一整套自动装置实现保护功能。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电气量就会出现明显的波动现象,而这个时候继电保护设备就会将发生波动的电气量和正常电气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实现故障预警功能。比如当电力系统中的部分器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设备就会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收到预警信号之后,工作人员就会采取有效措施。继电保护装置在发现故障之后,会自动切除故障器件,并有效锁定发生故障的区域,以确保其他设备不受故障的影响。另外,继电保护设备还拥有综合自动化保护的作用。当电源发生中断的时候,继电保护设备的自动化保护功能就会启动;这种功能可以让电力系统在电源中断之后即刻启动备用电源,以充分保障发电供电系统的有序运行。

影响继电保护设备性能的主要因素

现阶段,火力发电厂内存在很多影响和限制继电保护设备发挥功能的因素,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有三个因素,即雷电因素、高频因素和电源因素。从雷电因素方面分析,雷击会对火力发电的继电保护装置造成严重的破坏。一旦发电厂的接地部位被雷电击中的话,发电系统会因此产生高频电流;而这种高频电流会直接导致接地网的电位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报警准确性会受到严重干扰,继电保护功能的灵敏度也会随之降低。从高频因素方面分析,如果发电厂的隔离开关功能出现问题,开关的触点之间会出现电弧闪烁,进而产生高频电压,而这种高频电压会直接降低继电保护的稳定性。从电源因素方面分析,直流电源会干扰发电厂的设备功能,如果在直流电源传递的过程中发生接地故障,那么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制约,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会受到干扰。

继电保护对于火力发电厂中的重要意义

继电保护设备是保障发电厂发电和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装置系统。而发电厂的供电稳定性和整体供电质量则是关系到国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产业。目前,国内比较主流的发电方式仍然是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因此这些火电厂中安装了多个种类的继电保护设备。而这些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是影响电力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所在。如果发电厂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问题,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检测到故障信号,并及时将预警信息传递给工作人员。因此,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和运行状态是决定电力系统能否稳定供电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想要保障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先要确保继电保护设备工作性能和运行状态的稳定性。由此可见,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是关系到国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工作,火力发电厂应对此高度重视,并且还要在该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予以支持。

关于继电保护设备的检测和维护措施

检测措施

检测继电器以及辅助装置的性能

火力发电厂关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维修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检测和维护。其中检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检测继电器以及相关辅助装置的工作性能。根据检测阶段的不同,继电保护检测又被分为三个方面:安装后检测、定期检测以及发生故障时检测。安装后检测主要指在继电器以及辅助装置安装到位之后、正式投入使用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进行的检测工作;定期检测是发电厂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规定的固定期限检测工作,而发生故障时检测主要指继电保护设备发出预警信号之后的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在对继电器和辅助装置进行检测之后,要将检测结果及时报告给工作人员,并做好记录工作。在对继电器以及辅助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先对其外观是否发生损伤进行检查,然后还要确定元件接触部位是否存在灰尘或者异物;接下来要重点检测运行部件是否可靠,最后就是检测触电的灵活度以及端子排连接处是否牢靠。

检测继电保护设备的故障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并不会产生动作;可以说,继电保护装置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系统发生故障问题或者出现异常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才会发生动作。而当继电保护装置发生动作的时候,发电厂的工作人员要立刻做出反应,并根据报警信号找到具体的故障位置,然后根据故障位置和报警信号判定造成故障问题的具体原因,最后根据故障原因制定具体的应对措施和维修方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继电保护设备会通过检测信息获得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下的参数数据,进而将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并以此确保继电保护装置检测故障问题的准确性。

维修措施

替换方式

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即替换方式、参照方式以及线路短路方式。替换方式主要指当继电保护设备出现故障问题时,维修人员利用正常器件替换故障器件的方法。这种替换方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当继电保护设备中的某分线路发生异常时,维修人员要立刻将异常电路进行隔离处理,并使用备用器件开展替换维修工作。在替换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替换器件之后设备是否恢复常态,判断被替换器件是否是造成故障的根本因素。因此,这种替换方式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解决故障问题,提高维修效率。

参照方式

参照法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根据之前的参数信息,对比实际测量结果,进而锁定故障区域,并在锁定区域内进行排查检修的维修方式。这种参照维修方式通常被应用于进行定值检测工作方面。当设备的实际测量结果和预期测试结果之间出现明显差距时,替换维修方式就无法发挥维修功效。因此,维修人员需要利用参照法来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设备,并通过反复对比方式对其展开维修作业,以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线路短路方式

线路短路方式就是维修人员将某段线路进行短路处理,然后借此判断该区域内是否存在故障问题的维修方法。线路短路方式可以帮助维修人员缩小故障排查范围,从而尽快找到故障源头,解决故障问题。目前线路短路方式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而这种方便快捷的维修方式同样可以应用于电流回路开路以及电磁锁失效等方面。

四 总结:

总之,继电保护设备对于火力发电厂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因此,火电厂应该重视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并通过提高继电保护设备的维修效率,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张高峰,赵辉.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安全措施及其过程管理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016).

莫久伟.火力发电厂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 2023(022).

刘国涛.影响火力发电厂继电保护可靠性因素及改善措施探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