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课改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措施,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了解我国的地貌特征、气候特点等。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要求,对地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升级。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地理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部分知识点的学习,对于某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如果学生不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将无法了解学习的内容,从而导致学习差距越来越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主动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但是学习成果不太理想,这对于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十分不利。
首先,某些教师习惯了以偏概全的方式,在讲解一个知识点之后,通过学生的解答分析他们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回答出问题,就认定他们的学习成果优良,定义为“好学生”,如果无法顺利回答出问题,将会被教师认定为“学困生”。这种单一的判定方式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忽视对部分重难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其次,教师在备课阶段习惯于采取传统的教学手段,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未能积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沿用了生搬硬套的方式,使得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存在着偏差,感到十分吃力。
最后,开展教学活动时盲目地让学生沟通和交流,却忽视了交流和沟通的意义,虽然采用了分组学习的形式,但是学生还是无法独立思考,甚至会被别人的观点束缚,从而形成惯性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提升,让教学成效受到影响。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学习地理的过程中,思维塑成十分关键。地理这门学科大部分的知识点衍生于生活当中,通过地理语言提取了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其规律和变化。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不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大多是因为学科思维没有成型,没有学会以地理眼光去看待问题。对于这种教学问题,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策略来进行改变,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去实施问题引导教学。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在讲解“气象灾害”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去设计问题。“通过分析沙尘暴的特点来看,你认为我国的哪里的沙尘暴可能最严重?”,这个问题考察了学生两方面知识点,一是对于沙尘暴这个概念理解,二是将这个知识点联系到中国地理特征这一知识体系中,让学生去思考沙尘暴较为严重的区域,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回答出具体答案后,教师先去筛选答案的对错,然后根据学生回答答案的理由去找出学生思维上的漏洞,通过学生回答的错误点来进行思维修正,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以及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这样的教学过程既可以最大程度上保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通过一对一的思维指导教会学生完善健全的思考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塑成学生的地理思维习惯,对教学有效性的强化和提升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繁荣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互联网技术繁荣发展的产物。在地理教学中,对于一些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那些抽象的、复杂的地理知识具体化、简单化。所以,学校可以积极引进多媒体信息设备。除此之外,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了解多媒体教学模式,熟知多媒体的操作方法。学校还要对地理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使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传授地理知识,促进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学习。例如,在学习与地球运动相关的内容时,对于一些逻辑性较强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地理科目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抽象、复杂的地理教学内容。
(三)教师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进步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没有尊重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差异,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家庭环境及性格特点各不相同,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性格差异、学习差异较大,这些差异也是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特点,尽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入手,使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喜欢听什么、喜欢了解什么样的地理知识,然后,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促进地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要使他们熟练地应用所学地理知识,而对于学困生,要使他们熟练地掌握基本的地理基础知识,降低他们的学习门槛,促进其地理成绩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在教学当中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来重新编排教学体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能够得到更加长足的进步和提升,进而达到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构建一个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 尧光明.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 2019, 2(9):97-98.
[2] 光明 尧.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研究, 2019, 2(9).
[3] 曹生平, 王琼.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 学周刊, 2019, No.416(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