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元素;在水的众多分类之中,饮用水是人们最为需要的,也是与居民健康关系最为密切的,它的环境最为人们重视。随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发展进步,工厂中所排放的废水、养殖业的排放物、农业面源的污染物等都会对人们的饮用水安全造成隐患,甚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现阶段,我国针对集中式饮水水源地的管理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因此,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饮水水源地,有效治理,提高饮用水质量。
1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污染问题
1.1工业污染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的废水排放量也因此不断地增加,大多数工厂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想办法去节约成本,把不经处理、甚至完全不达标的工业废水肆意排放,当这样的废水进入水体之后不仅会直接污染地表水,而且还会污染地下水。除了工业的废水能对饮用的水的水质产生影响之外,工业的废气也同样会对饮用水的水质产生影响,废气排到大气中之后遇冷凝结形成雨之后,落到饮用水源的水库里会间接地影响到饮用水的水质。水体一旦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这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1.2农业污染带来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然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农业得到大力发展。但是农田中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降雨或者灌溉的时候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以及地下渗透、农田排水进入饮用水水体产生污染;禽畜和水产的养殖以及部分抗生素的利用,会让农业污染的问题随之加重,逐渐成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让离水源地近的地区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得不到良好的保障,身体健康必会受到负面影响。
1.3居民在生活中对水源产生的污染
大多居民认为饮用水源污染都是工厂和农业所带来的,殊不知,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行为也会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带来污染。比如:家里用过的废旧电池随意丢掉、随意丢弃的生活垃圾等行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废旧电池和生活垃圾渗入土壤,其中的金属成分渗入到地下水中或流入水源地,就会造成严重的饮用水污染;加之生活中废水的任意排放,产生的各种污染成分都会影响到水源质量。
2我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管理问题
2.1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职责主体和内容模糊
目前,我国虽有相关饮用水水源地的办法和管理制度,但都不够明确和完善,未能结合实际具体的情况来进行管理。而现实生活中涉及与水源地管理的有关的部门和机构的确具有一定管理职能和能力,但机构与部门过多,各自管理职能不一样,管理步调不一致,给环境保护管理带来一定影响。
2.2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处理不够及时
我国城市地区的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大多都是水质等级较低的,因为开采优质的地下水需要较高的开采技术,地下的地貌复杂,还会有一些部分含有金属,若要开采就不得不避开。大多城市在饮用水风险的防范意识上比较弱,所以在风险防范的预案中占比较少,几乎没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倘若真的出现紧急污染情况,却没有有效的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就会导致所发生的水污染无法及时处理。
2.3监管力度及监测力度薄弱
我国当前的市级以下监测设备落后,环境监测部门可以单独、自主地对水质进行系统的检测几乎没有。而市级以上的环境监测部门虽有能力进行检测水质,但也存在没有足够的检测经费去维持检测工作的问题;久而久之,许多省市的水质监测工作就得不到较为全面的、持续进行,自然无法发挥自身作用,监测人员的执法能力也随之下降。在监管和监测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也会引发许多相关的问题。
2.4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尚需完善
目前有许多的饮用水源都来自于水库,而部分水库的环境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专门的人员来管理,也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完善的长效机制来管控。如此导致水库里的杂草和淤泥肆意泛滥,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水库的美观,还会对水源的洁净安全程度造成威胁,水质会有很大的下降,当然就会对居民饮水安全带来不少的隐患。相关部门需要尽快对水源地设立长效机制和相应的保护措施。
3我国集中式饮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3.1严格控制工农业的污染问题
工业污染的严重危害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它最为致命的危害就是对水源的污染,尤其是对饮用水的危害。因此,为了防止工业污染对水源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工厂排放的废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污水处理、即使处理过后,也尽量避免向饮用水源流去等等……农业污染将如何防治?可采取的措施如:在给农作物施肥的时侯注意平衡农田的养分,减少养料的输入,进而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保障饮水安全。总而言之,控制工农业对水的污染是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3.2加强对水源地污染源的防治工作以及对居民的要求
参与防治污染源的相关部门,应当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以及处罚措施;加强对饮水水源地的治理;国家也可以在水源监测技术上多一些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培训;同时也应号召广大人民群众重视饮水水源的污染情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防治污染、保护水源的意识,要求居民积极配合水源地污染的防治工作,例如:将使用过的电池扔到指定回收点、不再使用含磷的洗衣用品洗涤衣物等等行为。让群众感受到防治水污染,人人有责。
3.3对水源地的保护区合理划分
目前的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极不合理,对环境监管部门的执法带来许多麻烦和影响,导致无法很好地管理水源地。对此,各个地区需要重新划分水源地的级别,然后将这些地区分类、分级的划分给不同的管理部门来监测治理水源地的污染情况,制定更为精准的保护对策和治理方式。
3.4创新管理污染模式
农、林、牧、渔等相关监管部门和饮用水源的监管部门合作管理,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合作共赢。以饮用水源监管部门为主设立奖励机制,针对在防治饮用水污染的过程中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的部门实行奖励机制,在其他管理部门尚未发挥较大的作用实行鼓励机制,鼓励他们向其他部门学习,为了大家拥有一个健康又安全的饮用水源,各部门需要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共同努力、迎难而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社会再怎么发展,水源的干净、安全永远都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每个人都应注意自己的行为,避免自己可能对水源造成的污染,各级政府对于保护饮用水源方面也越来越重视,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只有真正地落实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证居民饮用水的安全,才能有效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粗浅的对此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借以希望我国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治理方面越来越重视,作为百姓一份子的我们,也应从我做起,保护饮用水源,共建生态文明,让饮用水源地这个大水缸拥有干净、安全、优美的环境,让百姓都喝上干净水。
参考文献:
[1]王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探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00(006):238.
[2]邹海虹,倪艳芳,邢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探析[J].智库时代,2019,187(19):16-17.
[3]苏亚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J].化工管理,2019(29).
[4]谌伟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00(007);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