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風吹起,农业在生产形式和经营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农村生产力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农业建设。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着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和服务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了农机的应用和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要不断的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
目前很多乡镇的农机管理站人员紧缺,专业人员少,还有兼职人员的,导致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农机的使用没有进行指导和监督,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使农机管理站名存实亡。例如在一些新技术的示范基地,维修和安全检测设备不齐全,农机管理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造成农民在农机使用中遇到问题无处咨询,严重制约了农机运用。
(二)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薪资待遇不高,很多农机管理人员都不愿长期从事这份工作,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更是早早跳槽,导致现有的农机管理队伍中大部分都是些年纪偏大、知识落后、文化修养不高的人。另外,由于缺乏农机专业方面的培训,造成农机管理员专业水平不够,不能满足农机用户的需求,无法及时的给农民提供指导,新技术得不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延缓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脚步。
(三)资料管理不规范
目前一些基层管理员态度不够端正,不愿意做好基础工作,对资料的管理不规范,没有专人负责整理、分类和存储,导致文件、资料、台账等有所缺失,需要使用时无处寻找,给基层农机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利于农机管理部门总结经验,不利于农机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农机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重视农机管理工作
农机管理部门要强化工作人员重视农机管理工作的意识,认清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服务。另外,要积极开展对基层农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便更好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建立健全的农机管理机制
健全的农机管理机制有利于理清工作人员的职责,有利于激发基础农机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利于促进农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因此,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的建立健全的农机管理服务体制,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从而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建设高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
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和作用发挥与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息息相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能更好的服务于农机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做好对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专业水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打造一支有技术、有能力、有素质的农机管理队伍。提高薪资待遇,选拔中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核,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等;定期开展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专业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制定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修养;做好对年轻有能力的农机管理人员的培养,可以送去进修或到外地参观学习,稳步提高农机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另外,还要重视对农机安全使用的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四)加大对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督检查
上级部门要加大对农机管理的监督力度,对农机管理部门的作业质量、要求和标准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农机作业是在有约束有规范的环境下进行开展的。比如在农田作业中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农民对农机操作的标准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现场教育,并加以指导改正。另外,要多和广大农民进行互动,相互监督,从而提高农民对农机管理质量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五)对农机用户进行培训
农机管理工作人员平时要和农机用户多进行沟通,对农机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交流,然后给出专业的指导和必要的培训。首先,规范农机的使用方法,通过正确的操作来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其次,注重对农机的保养,教会农机用户简单保养的措施,定期对农机进行维护和保养;最后,传授必要的农机维修技术。农机作为一种生产工具,经常性的使用容易出现一些小问题,如果一点都不懂得维修技术,就会影响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传授农机维修技术也是必要的。
结语
基层农机管理工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现实工作中要重视农机管理工作,宣传农机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农机管理队伍。政府要加大对农机管理事业的资金投入,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提高农机用户的实操水平,从而稳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参考文献:
[1]陈桂花.如何做好基层农机管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03):10.
[2]黄才高.浅谈如何做好当前基层农机质量投诉管理工作[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