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西安市儿童医院和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80例贫血患儿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40例其他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依据贫血不同又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其中缺铁性贫血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7岁,平均(5.3±1.4)岁,地中海贫血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7.5岁,平均(5.3±1.1)岁;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5.2±1.4)岁。各组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医护人员在患儿采血前1天晚上需叮嘱患儿及其家属做好禁食禁水工作,清晨在患儿空腹状态下,抽血人员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患儿的肘静脉血2mL,采用轻轻摇晃的方式使血和抗凝剂充分混合均匀,做好标记,送检验科检验。检验人员收到标本后及时处理并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确保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组血液检测的结果,主要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统计分析试验组贫血患儿的血液检验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血液检验结果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组RBC、Hb、MCV、MCH、RDW显著降低,地中海贫血组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比较,缺铁性贫血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试验组贫血患儿对血液检验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比较: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液检验的敏感度为93%(37/40),特异度为70%(28/40),符合率为83%(33/40);地中海贫血患儿血液检验的敏感度为95%(38/40),特异度为68%(27/40),符合率为78%(31/40)。2组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2,P=0.576)。
3讨论
讨论贫血在我国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贫血人群有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以小儿贫血发生率增长最为显著。小儿由于贫血早期特异性症状并不典型,极其容易被忽视,无法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和早治疗。小儿贫血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红细胞生成减少、铁利用率低下、遗传、失血或溶血引起的有效血容量不足等。一旦发生贫血患儿则会出现头痛头晕、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发育缓慢等现象,对患儿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临床上常见的小儿贫血类型是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这两种贫血均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资料显示,发生缺铁性贫血的人群较广泛,其中儿童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占50%,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占40%,成年女性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占20%。由此可见,儿童患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且在6岁以下贫血患儿中占比可达90%。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由于合成血红蛋白的三要素(卟啉、珠蛋白、铁元素)中铁元素储存铁不足、摄入不足、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所致,铁元素是人体正常活动重要元素之一,长期缺铁会降低血红蛋白合成功能降低,影响红细胞充盈程度和红细胞体积,随着病情加深出现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抗感染能力减弱等临床症状,影响患儿的健康成长。地中海贫血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所致,人群携带率高达10%以上。地中海贫血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分为α地中海贫血和β地中海贫血两种,α地中海贫血较常见。分布广泛,呈全球性。我国以广东、广西、四川、海南多见,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区域。临床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发育迟缓。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通常中重型患儿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临床上检测患儿铁元素代谢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应用广泛的是化学发光免疫法。地中海贫血的检测主要是根据临床特征、常规检查和基因诊断。由于贫血发生的过程较漫长,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误判导致治疗失败,所以对贫血的准确鉴别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患儿血液的检验,根据血液检验的各项结果对小儿贫血进行诊断与鉴别,判断有无贫血。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缺铁性贫血组RBC、Hb、MCV、MCH、RDW显著降低;地中海贫血组红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明显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和地中海贫血组比较,缺铁性贫血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高于地中海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高于缺铁性贫血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液检验指标RBC、Hb、MCV、MCH、RDW的检测可以将贫血按红细胞形态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MCH降低,缺铁性贫血患儿体内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地中海贫血
患儿红细胞脆性降低。依据贫血性质和诱因进一步明确贫血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参照。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对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冠华,胡君,陈枝荣.小儿贫血的常见因素和预防措施[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2):168-169.
[2]韩梅艳.小儿贫血的常见相关因素及预防策略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9):80-82.
[3]刘静,张为伟,吴楠,韩英.浅谈乳酸脱氢酶在小儿贫血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6):30-32.
[4]董丽萍.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05):64-66.
[5]李晓凤.血液检验在小儿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12):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