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中药材无架山药高产栽培技术

范乐伟

阿勒泰市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验检测站

摘要: 本篇论文主要论述了中药材无架山药高产栽培主要栽培技术、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技术要求。
关键词: 中药材;栽培技术;防治技术
DOI:10.12721/ccn.2021.15711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主要栽培技术   

1.1土地选择:应该选择地势干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2年~3年未种植过薯蓣科作物的沙壤土、壤土为宜。

1.1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长柱状种薯。

1.2种薯要求:种薯表皮赤褐色、肉色洁白、无病虫害。

1.2.1山药栽子:要求颈短、粗壮、无分枝,长15cm~20cm。

1.2.2山药段子:选择商品山药切段,经消毒处理后进行大田种植。要求直径3cm以上,块茎长度8cm~10cm。

1.3种薯处理:播种前20d~30d,按长度8cm~10cm对种薯进行分切,切段后随即在切口处蘸涂一层草木灰(或生石灰粉),或用500倍液50%多菌灵浸泡5min~10min,浸泡后在阳光下晾晒2d~3d,以切口两端充分干燥为宜。分切时做好顶端标记,分切后将山药段子置于25℃的湿沙中催芽,待种薯刚冒白芽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1.4翻地、开沟及施肥:春天进行深翻土地,然后用旋耕机按行距150cm进行深松土,松土深度80cm~100cm、宽40cm~45cm,深松的垄沟方向以南北为宜。没有旋耕机的,可用小型挖掘机深松,先将地表面30cm~35cm深、40cm~45cm宽的熟土挖出放到沟一边,再往下深松40cm~45cm,然后再将挖出的熟土回填。深松后,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000kg/667m2~3000kg/667m2、尿素10kg/667m2、磷酸二胺25kg/667m2、硫酸钾5kg/667m2拌匀,或用复合肥(15-25-8)20kg/667m2~30kg/667m2,油渣250kg/667m2~500kg/667m2混匀,撒到深松的垄沟上,再用旋耕机旋深20cm~25cm,使土地呈待定植状态。

1.5定植

1.5.1定植期:4月中旬,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

1.5.2定植量:山药栽子、山药段子400kg/667m2 ~600kg/667m2

1.5.3定植方法:垄沟上种植两行,行距40cm,在垄上挖10cm深的播种沟,按15cm~20cm 株距将种薯按垄沟方向平放在沟内,盖土8cm~10cm,然后铺滴灌带及覆盖70cm或90cm宽的地膜。种植密度3500株/667m2~4000株/667m2。生产上播种先使用山药栽子,山药栽子数量不足时再使用山药段子。

1.6田间管理

1.6.1破膜放苗:出苗时,及时在地膜上划一小口,使幼苗露出地膜,并用细土将薄膜口封盖严实。

1.6.2浇水:山药定植后气温适宜时滴1次透水,出苗后轻滴1次出苗水,以后保持土壤湿润,不旱不滴水。立秋后,视天气情况可滴1次大水,但不应积水。

2.6.3追肥:出苗后滴提苗肥,滴施尿素3kg/667m2。发棵前滴施尿素10kg/667m2。6月份块茎膨大期滴施尿素12kg/667m2、硫酸钾20kg/667m2,8月份根据植株长势,叶面喷施0.2%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每10d喷施1次,连续喷3次~4次。

1.6.4整枝、除草:每株选留1条~2条强壮的茎蔓,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摘除基部侧枝。

2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2.1主要病害:主要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叶斑病、炭疽病等。

2.1.1农业防治:播种前科学晒种;选用抗病品种;及时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增施磷钾肥,培育健壮植株,增强植物抗性;阴雨天注意排涝;及时摘除病残体,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原物。

2.1.4药剂防治

2.1.4.1根腐病: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2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灌根,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次~2次,隔7d~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每株灌药100ml~150ml。

2.1.4.2枯萎病:发病初期,用40%根腐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25%卡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灌根,隔7d~10d防治1次,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2次~3次。

2.1.4.3叶斑病:发病初期,用75%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用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隔7d~10d防治1次。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2次~3次。

2.1.4.4炭疽病:发病初期,选用77%可杀得微粒剂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每隔7d~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次~3次。

2.2 主要虫害: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2.2.1农业防治

2.2.1.1除草灭虫: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作物转移为害的桥梁。因此,春耕前进行精耕细作,或在初龄幼虫期铲除杂草,可消灭部分虫、卵。

2.2.1.2诱杀成虫:田间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成虫、或用黑光灯或频振式虫情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

2.2.1.3诱捕幼虫:用泡桐叶或莴苣叶诱捕幼虫,于每日清晨到田间捕捉;对高龄幼虫也可在清晨到田间检查,如果发现有断苗,拨开附近的土块,进行捕杀。

2.2.2化学防治 :对不同龄期的幼虫,应采用不同的施药方法。幼虫3龄前用喷雾,喷粉或撒毒土进行防治;3龄后,田间出现断苗,可用毒饵或毒草诱杀。

2.2.2.1撒毒饵:可用炒香的麦稃加青菜叶,拌30倍液的90%敌百虫作毒饵于傍晚撒在作物幼苗周围诱杀。或用切碎的鲜草15kg~25kg拌90%敌百虫150克,在田间隔一米放1堆。

2.2.2.2喷药杀虫: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667m2~3kg/667m2,于播种前撒施于播种沟内;或用50%乐斯本乳油和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或用90%敌百虫0.15kg/667m2加水4.5kg拌入炒香的豆饼或苜蓿中,撒施于田间,实施土表诱杀。

2.2.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农药控制病虫害。

2.2.3物理防治:田间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成虫、或用黑光灯或频振式虫情灯诱杀地下害虫和鳞翅目害虫。

2.2.4 药剂:用3%辛硫磷颗粒剂2kg/667m2~3kg/667m2,于播种前撒施于播种沟内;或用50%乐斯本乳油和90%敌百虫800倍液灌根;或用90%敌百虫0.15kg/667m2加水4.5kg拌入炒香的豆饼或苜蓿中,撒施于田间,实施土表诱杀。

3收获

3.1采收时间 :9月中旬,初霜期前后采收。

3.2采收方法:从垄的一端开始,先挖出60cm×60cm见方的土坑,用山药铲沿着山药在地下的生长方向、离山药10cm处,铲断四周的侧根,把侧根泥土铲出,一手提住山药块茎的上端,一手沿块茎铲断其它的侧根,以确保山药块茎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