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加强班级教育管理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韩雪英

宣汉县胡家初级中学,636154

摘要: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家长和教师的管教大多不服,然而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又影响着班级学风和学校校风的建设,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面临着重重困难。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奖惩机制,创新班级管理方法,不断加强班级文化和班风建设,在尊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关键词: 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12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与教学是一体的,立德树人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它包含着教育与教学的双重要求,因此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双减”政策要求的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必然的。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的核心就是班级管理工作,因为班级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这就意味着中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双减”政策的新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共同建立班级管理规范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来说,这一教学理念也同样适用。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是非分辨的能力,他们之所以会有一些错误的行为,主要因为他们对于班集体中什么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等的认识并不明确。这就需要班主任利用合适的时机对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不当行为慢慢的得到纠正。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也可以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在制定班级规范、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我就请班上的学生来共同参与,商量策略。如在制定班级管理规范时,我就如何看待该规定,或是能否做到规定中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多渠道的询问、了解学生的意见后,在与班委干部一道制定出适合本班班情的班级管理规范,逐步施行并落实。这样,学生参与到了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对于班主任制定规范的出发点及目的就更加了解了,班级管理规则规范实施起来,也就更容易接受。同时,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班主任的我还在学生中选择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担任监督员,监督班上同学的言行。不过,监督员与班长和其他班委干部是不同的,监督员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的,以一定的日期为周期进行循环更替,激发每个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责任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维护班级管理的相关规定。在管理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获得班主任的尊重,也就对班主任的管理更加信服。

二、建立班级管理奖励机制,对学生的言行予以约束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是否进行某种行为,除了内在动力或者外在因素的作用影响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约束力。而这种约束力,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的奖惩机制来实现。根据认知行为理论的观点,学生的行为是可以通过正负两个方向的强化而得到增强或减少的。这种正负强化机制的一个具体形式就是奖励机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可以建立明确的班级管理奖励机制,将学生容易出现的各种行为的奖励措施进行说明规定,并将这种规定形成书面文件,张贴在教室最明显的地方,让学生在随时都可以看到,而对班级管理的相关规定有所熟知,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言行起到一定的约束或者激励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当然,这种奖励措施可以是物质奖励,比如笔记本、钢笔、习题集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是口头的语言表扬、班级内部的公开表扬等,这些奖励能够极大地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班级管理规范。不过,人无完人,学生也是会犯错误的。对于对犯错学生的处理,教师也可以进行一定的惩戒,可以让学生进行语文、政治、历史等相关课文或者数学、物理、化学等相关公式的背诵或默写,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对学生进行惩戒和警示,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创新班级管理方法,积累班级管理经验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该理念付诸于实践之中。而对班主任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通过终身学习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要将其用于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上。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可能效果比较有限,但互联网信息资源可以共享,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管理需求,在网上通过关键词检索其他人的班级管理经验,或者通过查看相关的文献资料、教育学领域的著作等,借鉴学习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积极参加各地类学习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经验的交流,也包括跨学校、跨地区的管理工作经验交流。在学习完优秀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之后,班主任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创新,从而使学到的方法策略更加适合于本班的班级管理工作需求。当然,这些学习交流活动也可以通过线上合作学习平台来进行学习借鉴,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除了这些外来的管理经验,班主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从自己的成功或失败的管理经验出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进行改造或创新,从中总结出更适用于现在的班级管理策略并加以升华,从而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水平。

四、加强班级文化和班风建设,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深远持久的。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其实离不开社会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并不明显,但浓郁的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效果确实不容忽视。因此,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本班的班级文化和班风建设,利用这种班级文化和班风来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学生维护班级荣誉、约束自身不良行为、提升自身责任感的内在驱动力。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从班级目标、班级文化墙、班歌的选取与学唱等几个方面进行。班主任可以用简短而朗朗上口的口号作为班级目标的代名词,简短的口号更容易让学生牢记心中,从而在无形之中指引规范着学生的行为,让学生能够自发地朝着目标努力。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但只要处理得当,采取有效措施,班级秩序、学习成绩、集体向心力还是会得到明显改善。由此可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共同建立班级管理规范;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管理奖励机制,来对学生的言行予以约束;可以通过创新班级管理方法,积累班级管理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管理素质;还可以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和班风建设,来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等方面来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还需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采用,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何玉凤.浅析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

[2]王锋.初中班主任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