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提升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探究

赵剑飞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

摘要: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油田生产和运行效果也得到了人们更多的重视。为了进一步促进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效果的提升,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想有效的提升油田生产的安全,保证其平稳和高效运行,就需要对传统的生产运行观念以及传统的管理方法给予有效的革新,合理的调整工作的思路,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的展开。为此,相关人员有必要对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措施
DOI:10.12721/ccn.2021.15700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油田产业属于推动我国社会进步以及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产业,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油田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在另一方面,在油田生产作业的过程中,运行管理十分重要,良好的运行管理政策和制度不但可以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还能避免出现各种类型的风险问题。但是由于我国油田生产作业的运行管理政策大多数延续于上世纪,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油田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一、提升生产运行管理的原则

提升生产运行管理就是在生产运行管理中强化“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统一监督、统一协调、统一服务”的执行力,是利用有效资源,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本着“创新管理,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通过多种措施实现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和程序化,从而强化了运行管理的执行力,保障了油田公司原油、天然气生产正常运行。其特点是:信息化与数字化,建立通讯信息网络和主要生产系统运行数据监控网络,保障通讯信息畅通和时时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为生产指挥提供数据支持;指令化,对油田生产运行的突发事件,实行“调度令”,即调度指令的下达,二级单位就必须是不讲条件的“令行禁止,立即行动,马上就办”,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好;联动化,在组织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时,基层单位要响应上级部门的指令,要上下齐心做好工作。

二、油田生产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为因素问题。通过对我国油田的生产作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后发现,大多数油田在日常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人为因素问题,人为因素问题主要是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不满足生产要求,在对设备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问题,无法对油田井下的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控,在出现风险问题以后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我国大多数油田建设于较为偏僻的区域,远离城市和人口聚集区,但是部分油田周围还是存在较多的村庄部落,百姓的日常劳作和生活也会对油田正常的生产作业产生干扰。综上所述,人为因素是影响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重要因素,为了保障油田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必须解决目前油田生产运行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问题。

2、设备因素问题。众所周知,在油田生产作业的过程,所需要的设备数量相对较多,某些设备属于井下设备,大多数设备属于地面设备,无论是井下设备还是地面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问题,如果无法及时发现故障问题所在的位置,同时无法对故障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则会对油田的生产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另一方面,油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型号必须与油田的生产状况相匹配,如果两者之间做不到相互匹配,则会导致油田的生产效率严重下降。同时,尽管我国设备领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是油田生产作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仍然无法实现全自动化形式的运行,大多数设备的运行都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如果工作人员不了解设备方面的知识,无法对设备的参数进行准确的把控,也会引发设备运行效率降低问题,最终对油田生产作业的效率产生影响。

3、油气资源因素问题。油气资源自身也会对油田的生产运行管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是油气资源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成分和有害成分,首先,油气资源中含有大量的CO2和H2S等酸性成分,再加上油气资源中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水分,这部分酸性成分溶于水中,会对油田的金属设备产生严重的腐蚀,进而对油田的生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也会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其次,油气资源中还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例如H2S等,在进行正常的生产作业时,如果出现有害成分泄漏问题,则会引发一定的人员伤亡,这会给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

三、提升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措施

1、建立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制度。对油油藏的特点,建立各项生产运行管理的规章制,规范油田生产现场的安全操作行为,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提高基层生产一线员工的安全素质,实施安全责任事故追责制,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油田生产的安全性。对油田生产运行中的设备的维护管理进行优化,建立完善的油田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对维护保养周期进行明确地规定。并设计设备的维护保养的质量标准,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水平,才能保障油田生产的顺利实施,达到设计的生产能力。

2、实施数字化的油田生产管理模式。随着油田数字化生产管理的不断发展,对于稀油油藏实施数字化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应用各种传感器将油田生产现场的运行状况,传输给控制系统,中控计算机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判断生产现场的运行情况,通过远程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油田生产的效率。如对抽油机采油系统的数字化管理,在抽油机井的生产现场,对抽油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生产运行参数,通过传感器传递给中控的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分析,进行远程的监控管理,实现远程的启停机操作,杜绝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影响到抽油机采油系统的运行效率。

3、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水平。对油田生产的运行状况,加强对油田生产运行的管理,提高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使油田生产达到最佳的效益。加强对油田生产设备的运行管理,实施设备的维护保养机制,定期对油田生产设备进行监测管理。强化油田生产设备的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治理,有效地解决油田生产设备的隐患问题,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才能保证油田生产各个环节的有序进行,达到油田油气集输生产管理的目标,获得最佳的油气产品外输。不断总结油田生产运行管理的经验,分析产生事故的原因,加强对油田生产各个环节的检查,及时发现影响到油田安全的问题。油田油井的管理需要达到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对油井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加强对抽油机系统的维护保养,及时解决抽油机存在的机械故障,加强对抽油机的润滑、紧固和调整,保证抽油机的各个部件安全运行,才能达到设计的抽汲效率。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指挥人员的素质,对调度管理系统进行优化,统一协调油田生产运行状况。合理解决应急事故,避免由于油田生产现场的管理措施不落实,而降低油田的生产能力的事件发生。加强对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的认识和实施,确定本岗位的安全风险等级,合理控制安全风险源,杜绝发生风险事故。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易燃易爆的性质进行分析,优化油田生产的工艺流程,结合油田生产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油田生产运行的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环境背景下,油田生产运行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其会直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应该加强油田产业的准确定位,对生产运行方法给予有效的创新和优化,不断提升生产运行的技术效果和水平,促进油田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郝夕军,刘玉科,殷正,张静,刘红利.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19,(20)

[2]丁孝泉,杨来武,谢伟,张世诚.修井作业设备运行现状与管理对策[J].内江科技,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