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高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教学策略

韦宏忠

都安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530700

摘要: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才可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到地图中传递的信息,才能正确地分析理解地图知识,更好地为地理学习服务,提升自己的地理综合素养。地图作为地理学科中占比较多的部分,处处彰显着地理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能够读懂地图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地图的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张地图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没有冗杂的文字表述,仅通过各类图示、图例等就可以直观简洁地传递出很多地理信息。但是如果学生缺乏读图能力,那么面对地图时更多的只是茫然无措,无法结合地图分析出地理知识,无法获取需要的地理知识等。
关键词: 高中教学;读图能力;地理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9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首先从学科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地理学科本身就起着介绍我国壮阔山河的作用,并对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山川地理都有所涉及。地理势必会对山川河流地势等有所研究,仅靠文字地描述是不足以传递出完整的地理信息的,而且文字具有遮蔽性,学生如果只看到文字可能会陷入错误识记的学习路径中,地图就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图文描述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要想真正把地理学好,读图能力是非常关键的能力,读图能力应该包括分析能力、观察能力、提取知识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联想能力等的综合运用。

其次,从高中学生所要面对的各类考试角度进行分析,纵观近年来的地理高考考试的卷面结构组成,也可以窥见地图知识占比也逐渐增加,如“区域图”“统计图”“叠加图”“变式图”“景观图”以及“关联图”等图表类型不断出现在地理高考中,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学生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读图识图能力,才能在实际考试中展示出良好的知识技能水平。

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分析

2.1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

良好的读图习惯是指让学生具有基本的读图能力,知道如何读图,读图的基本逻辑是什么,拿到一张地图工具该先读什么、后读什么,该怎么分析才是正确的读图路径等,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可以通过示范良好的读图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读图行为。如教师可以先将基础的地图识图知识教授给学生,并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等灵活开展课堂教学,如告知学生在地图读图的过程中,可以先判别地图颜色、线条的密集程度,颜色比较深的部分代表着该处地势比较高,等高线密集的部分则属于陡峭地势区域。其次,进一步将各类知识进行类比,如等温线的学习运用与等高线有何类似和差异。再次,可以通过具体某个部分的识图进行判断,如通过地势的高低,分析山脉、河流、气候等特征,让学生展开深度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

2.2提高学生的读图技巧与水平

掌握基本的读图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后,就需要适当地教授学生一些科学的读图技巧,并鼓励学生不断总结实践适合自己的读图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常见的读图技巧包括:读图顺序、变换读图视角以及理清地图之间的逻辑关系。科学的读图顺序是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且快速准确地捕捉到图表的关键信息;变换读图视角是指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图表含义等;理清地图关系是指综合分析多种组合地图信息,加以整理后总结出符合逻辑和基本地理知识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地表形态”的相关内容时,包括地壳形态以及各大洋板块的挤压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地质构造的“背斜”和“向斜”具体是怎样的形态,然后使用口诀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地态地貌学习,如内力形成的地貌有背斜为山地,向斜为谷地;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有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朗朗上口的口诀结合地图识记,有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读图技巧。

2.3引导学生提高地理读图意识

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良好的读图意识,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地活学活用,在必要时才能利用自己的读图能力去分析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关注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提高学生的空间辨识能力,让学生平日里可以使用地图帮助自己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可以通过借助地图向学生介绍各国的风土人情。例如,在学习“旅游景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对旅游景观的基本介绍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然后通过地图分析各类基本的地理知识,分析该地形成自然景观的原因与气候、山地发展有何关系,结合融入综合地理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增加自己地理学习的深度。“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地图读图能力,是可以真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的。为了延伸课堂的广度,教师可以适度增添其他国家的自然景观特色与中国的自然景观特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多元分析思维,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4培养学生的地图综合运用能力

地图综合运用能力是指读图、绘图等多方面能力的使用。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地图色彩化、动态化,以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地图形成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地图等。例如,在学习“地球公转”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地球运行的动态视频,然后分别在太阳照射在赤道点以及南北回归线上时停播,将之作为记忆点,如太阳照射在赤道上,代表全球昼夜平分,此时分别代表秋分和春分时节,通过图示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随着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北移到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绘图能力是学生地图运用能力的一大良好体现,学生可以充分借助填充图、补图以及拼图来逐渐养成良好的绘图能力,如绘制各省的省会图、山地图等。绘图是加深学生学习理解的进一步举措,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图识图素养。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旨在让学生从地图和基本图表中提取到丰富的地理信息,并通过读图的方式分析地理知识,在该过程中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对于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技巧等方式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教学实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读图水平,具有良好的教学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荣.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南北桥,2020(18):52.

[2]吴燕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J].写真地理,2020(2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