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每年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各个行业领域承担着重任。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不仅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尤其是会计专业,更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越来越完善,思政教育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不仅要在思政课上提升教学效果,还需要在其他各门课中渗透思政教育,形成协同教育。
一、将会计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中职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立信乃会计之根本。”中职院校老师在开展会计专业课教学时,应该在会计专业课教学课堂中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便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老师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渗透到会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中,不能只做表面形式的教育工作,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才能使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思政觉悟也有所提升。而且,会计专业的学生,日后要服务于企业财务部门、代理记账机构、税务服务机构等,这些机构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有着极其高的要求,所以老师在进行会计教学时,必须要在会计专业课堂中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在从事会计工作时,做到严于律己,坚持职业操守,不做假账、不偷税漏税。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个目标恰恰与会计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老师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时,应该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合进会计专业课堂教学中。当今社会,科技的高度发达,学生接收信息的来源也更加广泛,再加上中职阶段的学生对于大千世界的好奇心较强,如果不及时对在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很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做出后悔一生的事情。在日常会计教学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能够帮助学生过滤掉不利于其发展的不良因素,促使学生摆正自己的心态,坚守基本的会计原则。只有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方法
(一)创新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理念
当前,中职学校注重专业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教学中,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中职教学的有效性。会计专业是一门严谨的应用型专业,会计专业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深入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会议、培训、讲座以及“学习强国”App等方式,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同时,每学年规定教师下企业实践,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其次,教师要理解“课程思政”对培养学生提升综合素养的意义。在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强化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尊重课堂、尊敬教师、规范自身行为等。在授课过程中,隐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在讲解“银行存款”“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时,教师可以通过对“银行”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入相关案例,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探讨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以此激发学生探索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丰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年段以及专业特点,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也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从中渗透专业引导,“润物细无声”地强化学生对会计专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养的理解。
在专业内容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丰富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知识方面,理论是支撑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例如会计概述、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等,这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会觉得枯燥、晦涩难懂。此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既让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又提升了学生的个人素养。在实训技能方面,会计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实训技能课程也融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畴,而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最容易违反职业道德,触犯法律底线。因此,在实训技能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以外,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以案例导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三)构建科学、全方位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融入思政元素,活跃专业课的课堂氛围。教师课堂导入案例并提出问题,将学生带入案例的情境,然后讲授相关知识点,实现与案例无缝隙对接;采用翻转课堂法,以学生为主导,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安排学生上讲台进行分析讲解,要求学生分析时融入思政内容;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法,分出纳、成本会计、审核会计、会计主管等角色,让学生分组完成会计事务流程,在此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让学生熟悉每一环节的工作流程,体会自己的工作成效对下一个环节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培养学生之间友善、互助的职业精神。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超星学习通、微课、慕课、MOODLE平台(我校)等,发布视频、课件、作业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上预习、课后反馈。例如,借助超星学习通发布会计专业相关案例,然后在讨论区进行交流、分享。通过建立“教师+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定时给学生推送相关视频、案例,融入思政元素,与学生在线探讨,这样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
(四)完善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课程思政”下,既要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又要提升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的认可。基于此,我们在专业课程考核评价时也需要注重两个方面。以我校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对照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思政元素列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备优良道德品质、良好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
三、结语
课程思政的实施,要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和素养,使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提供专业的知识;要系统开发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使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更加有效地进行融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要重视实践教学,提供更多的融合实践机会。此外,还需要对考评体系进行创新,把思政教育的考核融入学科的考核中。
参考文献:
[1]洪镔.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设计: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7):15-19.
[2]赵明梅.“课程思政”视角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学设计与实践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1(5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