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钻井现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对现场作业的检查与监督,尤其要注意对一些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并对井口等重点部位加强检查工作。安全管理人员要确保钻前准备工作能够充分开展,保障钻井作业能够得以顺利进行。作业人员的管理也是现场安全管理的一大重点内容,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作业人员的素质管理和安全意识管理,确保不会存在违规作业等不安全行为。另外,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密切注意作业现场的气象条件,避免不良气象条件给钻井现场作业带来安全影响。
2 石油钻井设备管理与安全问题分析
2.1 缺乏钻井机械设备维护维修技术管理与培训
与其他工种相比,石油钻井具有很明显的特殊性,其采用的高端精密设备多来自于国外先进企业。各类规格参数等均采用英文标识,若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由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欠缺,很难通过自身能力将其处理好。如果无法找到检修人员,钻井工作将被迫停止,从而延长钻井时间,降低开采效率性。为确保石油钻井作业的可持续进行,应注重对钻井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引人高素质检修人员,营造一个稳定的设备运行环境【1】。
2.2 对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认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成为重要的一项能源。但是石油开采进程中管理工作并没有严格的规范,导致石油钻井设备可能存在着管理性问题,从而导致了石油中出现含水量高,开采困难的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有很多的石油开采的管理者以及操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石油开采工作中,开采石油时石油钻井设备具有优秀性能的重要性。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拥有一个出色的钻井设备性能的石油钻井设备以及对设备进行良好的养护工作具有重要性的意义。在石油开采的行业中,有许多对设备进行管理与操作的人员认为石油钻井设备对石油进行开采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开采能力,与石油钻井设备本身的设定与性能,以及操作石油钻井设备的操作人员本身所具有的操作技巧与操作能力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却没有意识到石油钻井设备开采石油的能力与该设备所进行的设备养护,也有非常大的联系。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如果石油钻井机械设备长期经受风吹日晒,而没有得到专业的管理与性能养护,该设备本身的性能将会下降。当没有对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做好充分的性能养护工作,不仅油气的开采进程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还会提高开采油气的成本,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所以,对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做好专业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会极大地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提高石油开采公司在开采油气方面的利益。
2.3 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石油企业中每个环节都要保证安全,都需要进行安全管理,这对于石油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从钻井行业安全管理现实来看,无论是在现场施工,还是在具体运行环节中,与安全相关的制度是缺乏的,而且不够完善,在钻井施工现场中对其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依据,很多相关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也有一种情况石油企业有相关制度,而且是在企业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安全责任,但在钻井施工以及其它工作环节中缺乏监督,由于制度缺乏完善化,安全管理工作也就无真正的作用意义【2】。
2.4 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上未达到要
在一些情况下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并不是与石油有关,或者是与管理学无关,这使得对专业性管理人员的需求与实际的企业工作需求是相违背的,在安全管理中不能做到细致化,在管理中看到的只是表面,只是了解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不能发现潜在的安全因素,而安全事故很多情况影响因素是潜在的,管理人员并不知晓这些潜在因素,加上施工作业人员对安全知识与操作了解的片面性,更加剧了安全问题的威胁。老员工由于工作时间长,在安全方面有经验,而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来说缺乏充足的实践经验;现代钻井安全管理也实现了科技化管理,老员工虽然具有管理经验,但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意识能力,不去主动学习先进管理理论。
3 石油钻井设备现场安全管理常见问题的对策
3.1 对石油钻井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由于开采石油是在户外进行的大型机械工作,开采石油的钻井设备往往会由于外界的因素导致老化或者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石油开采工作的进程。所以石油开采公司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石油钻井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以便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出现重大失误导致石油开采的进程停滞。在此过程中,专业的设备检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严格对石油钻井机械进行检查。如果出现严重的漏气、漏水、漏油现象,一定要停机修理。不能再让石油钻井机械继续工作。以免出现严重问题从而影响石油钻井设备的性能与安全性。当发现石油钻井机械设备出现细小零件(如螺丝)的缺失或者松动,也需要及时的补全零件或者固定好零件。对石油钻井设备的定时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因外界的影响,或者是因石油钻井设备的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而造成的问题,以便及时的解决问题,避免因没有及时地检查而造成严重的后果,损害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的性能。只有安排专业的石油钻井设备维修人员进行定期检查,才能为更高效更安全的为石油开采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3.2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
需要参考石油行业标准,在相关质量管理体系的指导下展开管理工作。充分考虑与石油机械设备有关的各类设备,提升质量标准体系的完整性,提升与实际石油机械之间的均衡性。此外,应将质量管理体系落实到位,加大力度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不同岗位对应的职责。除上述内容外,还需要考虑石油机械设备行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其特殊性以及对应的市场需求,由此作为导向实现动态化调整,并建立奖惩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石油工作整体质量的必要基础,出现问题时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石油生产营造稳定的环境。
3.3 现场作业事故安全预防措施
在现场作业安全事故中,不仅仅会发生火灾,还会发生其他安全事故,例如工伤事故或污染事故等。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来避免各种名样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要提前编制出安全应急预案,并督促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多次演习,确保现场作业人员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准确执行安全应急预案内容。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并提前制定出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将其应用到现场作业当中去,并监督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安全预防措施能够得到全面落实,以此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石油钻井设备现场管理工作,要明确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在具体工作中,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安全监护。做好安全风险预测和评估,结合安全管理标准和规范,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使石油钻井现场安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证整个钻井施工过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卫国.石油钻井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质量控制[J].云南化工,2018(02):245.
[2]王欢.浅谈石油钻井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策略[J].金融经济,2019(16):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