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探初中地理课堂管理互动式教学的策略

龚争香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674100

摘要: 以往的初中地理教学方式,教师只是枯燥地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感到乏味,无法提起兴趣。而且,大部分学校把地理作为副科,没有给予地理教学应有的重视,学校的不重视会影响学生学习地理的心态,进而学生也会对地理的学习无法提起重视。初中地理的学习内容,主要以我国本土的人文地理为主,从学生熟悉的方面编写教材,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文化。但是,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态度依旧很消极,这大大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效率,学生也无法高效地学习知识。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管理;对策;互动
DOI:10.12721/ccn.2021.15709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现如今,在初中地理教学当中引入互动式教学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该教学模式的出现成为了每一所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本分。互动式教学模式就一定意义上来讲,不单单是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地体现了地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现状

(一)学生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

在进行初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相应的地理课程往往会出现学生走神分心的现象,教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即便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学生同样无法对相应的问题予以有效的回答,并且不愿意对相应的问题予以回答。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希望能够与学生进行互动,而学生的总体参与程度相对较低,造成相应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无法对地理课程的学习予以充分的重视,在课堂中无法拥有较为优质的参与意识,并且及自身的参与主动性相对较低,在考试之前学生往往会根据书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记忆,进而使其在短时间内达到相应分数的具体需求。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不能够使学生的地理知识予以综合化的构建,并且还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与其他同学进一步拉开差距。

(二)课程相对枯燥

在当今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地理课程自身的特点,使整体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性,使学生被动地对相应书中内容进行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构建过程中,往往以教师写板书、学生抄写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课程教学,学生仅能够对问题进行机械式的回答,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点进行独立性的思考,使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锻炼。

在枯燥的课堂上,即便学生想要回答相应的问题,而整体课程范围由于比较枯燥,使学生会由于诸多原因而不敢参与进课堂之中,初中生在一起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为敏感的现实特性,在教师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两个角度的考虑。第一,学生会担心如果回答正确问题,同学会嘲笑其太张扬。第二,如果学生对问题回答错误,则该学生会觉得较为丢脸,在枯燥的课堂氛围中,部分学生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程过程当中,使参与课堂的合理化内容,在发展中变得具有特殊性,并且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从众心理,而导致其不敢参与到具体的课堂中。

二、针对初中地理课堂管理教育存在的困难的对策

(一)“地图化”教学

“地图化”教学的水平,是一把评判地理教师教学水平和地理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尺。“地图化”教学对于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很高,但是由于部分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不专业,缺乏相应的地理知识储备,就很难进行“地图化”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大部分的学校都没有采用“地图化”教学方式,而是单纯地进行“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确实,这样的应试教育,从升学率来看,效果还是可观的,但是学生从中真正学到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地图化”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知识的学习经常会涉及很多图。例如,在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时,就频繁出现中国的气温分布图、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大量的地理景观图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重要地理界线进行对比分析,找共性、比不同、析成因,引导学生找出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成因,这样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二)生动有趣的初中地理课堂环境,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往往只重视课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情绪。部分学校的非地理专业的教师,缺乏一定的地理知识,无法对地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有趣科学的拓展和延伸,只是一味地照读课本文字,让地理课堂缺乏趣味,而有的专业教师的教学方式往往严肃,缺乏趣味。初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往往更注重于所学知识是否有趣,对于升学率考试等社会方面的重视并不是很高,初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某门学科,往往取决于这门学科教师是否亲切、平易近人,课堂环境是否生动有趣以及所学内容是否充满趣味。所以,教师和学生要形成平等亲近的关系。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乐趣,让学生更加喜欢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让学生可以高效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

(三)教学情境生活化、多样化

如今,在我国教育部门推出的新课标要求下,教学任务应当以提高学生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使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情境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当中,最佳的教学情境便是生活情境的设立。在生活情境当中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够通过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地理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设计一个熟知的生活场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抽象画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明白知识的应用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大大地缩短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距离,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同时培养其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这也给想要设置教学情境的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例如,在进行各地风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展示各地的风俗的相关资料,而后通过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共同讨论。除此之外,在进行集体讨论时,教师应当对互动教学模式有所创新,杜绝长期以一种互动模式来进行讨论,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对教学效果有不良的影响。因此,地理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生活化和多样化,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其知识的应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初中教师应当以创新、灵活的方式来进行实际教学,设置教学情境时应当贴近生活,并且要多样化设计,对于教学内容方面,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丰富课堂的内容,使教学开放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储量,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全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洪龙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双主体一互动" 模式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1(1):130- -132.

[2]牟凤云,刘雪莲互动式教学在地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以 《城市地理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1(33):196- 198.

[3]高怀仁浅谈中学地理互动式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5(6):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