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淡数字化校园环境中一卡通系统的应用

林瑞琴

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 高等院校通过采用校园一卡通方案,将学校学生的上课教学和生活管理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校园一卡通系统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时间,不论是产品功能、产品性能还是所采用的底层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学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范畴开始接入校园一卡通系统。
关键词: 数字化;一卡通;系统设计
DOI:10.12721/ccn.2021.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由于各个高校都在大力开展校园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导致校园内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信息系统,学校里老师和学生持有了越来越多的卡片,用来打水的卡,吃饭的卡,坐车的卡,进入微机室的卡等等。这些卡片的增多给学校的统一管理带来了麻烦,也给使用者日常的保管带来了困难。所以,一张卡能拥有多种功能,满足多种场合的思想越来越重要。

一、一卡通系统的应用状况:

如今,软件系统的发展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人们渐渐将软件系统的应用中心转移到数据的分享和系统的统一管理上来。因此,所谓的一卡通系统存在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例如医疗保健、城市景点、校园消费、企业认证准入,都有各自的一卡通解决方案。

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使用一张卡来完成上述所有种类卡片所支持的功能,技术上并不难实现。但是目前,还没有具有这样能力的一卡通系统出现,人们手持各种各样的卡片完成不同的活动。使用一卡通的单位都期望着这样一种场景:所有持有一卡通的人仅仅有一张智能卡,只通过这张智能卡就能完成整个单位内或者区域内多种应用场景的包括身份识别、充值消费、安全准入等工作。简化一卡通的工作流程、扩展一卡通的使用范围是大家对于这一应用平台的美好愿望。

真正的一卡通用,是指的负责系统集成的厂商将方案集成好之后,提供给一卡通项目的建设方投入使用。但是,在系统集成商的整合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功能开发不能符合具体建设方的需求,业务流程与实际不符等等,产品化的功能模块很容易让使用者为这样的水土不服买单:一旦适配不好,使用者就会面临又要持有多种卡片、多次读写自身信息、多次充值、分卡分系统管理的窘境,不能实现真正的一卡通用和一卡管理。更严重的是,多卡的窘境使数据的统一性和安全性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二、一卡通系统的发展

1. 校园一卡通的发展

这些年来,高等学校教育渐渐向信息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校园一卡通系统已经发展了近十年的时间,这期间,不论是产品功能、产品性能还是所采用的底层技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学校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范畴开始接入校园一卡通系统。

2.  IC卡的发展

一开始,我们用的智能卡是磁条卡,随着科技的进步,慢慢演变为条码卡,最近几年,条码卡逐渐被IC卡取代,现在的IC卡都是非接触式的智能卡,同时又不存在刚刚提到的前两种卡片的缺点,因此,使用IC卡的领域越来越多。

如今日本、美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都大量使用IC卡,但是在每个国家,推广发展IC卡的形式都不一样。在我国,这一产业开始的相对比较晚,但是,它发展的速度却不慢,从一九九三年开始发展的IC卡金卡工程,目前已经在我国的例如金融、交通、公安、电信、医疗领域普遍使用。但是,目前我国只是在应用这一个层次大力发展IC卡,但是在硬件以及核心技术方面,我国还是不得不从国外引进,引进的技术我们只能做简单的封装之后就投入市场。

3. 校园一卡通管理状况

关于一卡通的管理这一个概念,刚开始所谓的管理只是将应用卡系统的几个相互独立的小系统进行连接,经过几年的发展,变成了数量规模稍大的十几个分散的模块的接入,发展到如今,发展成为银行-校园一卡通,一卡通管理的发展脉络十分明确。直到现在,一卡通的管理已经不只是概念上或者理论层次的口号,而是真切需要应用到市场上的技能。虽然一卡通的管理还不是十分成熟,但是目前各个使用一卡通的单位都大大增加了一卡通管理的力度。

还有一个所谓的一卡通,在一定范围使用各种卡解决方案内的用户,没有交换不同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和数据交换。每个子系统都使用相同的卡,但该卡只起到识别作用,但没有其他功能。而无法在实现数据互通和信息交换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共享。这里面的每个小模块都有一个用来梳理数据的中心,具有账户管理模块。例如,一个图书馆和一个机房,可用于识别身份和访问,但学生们是在图书馆和机房缴费行为,在不同的行业成本不同,消费者无法达到统一。

4. 高校一卡通的意义

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校园一卡通是一种产品的集成。平台系统是校园建设完整的信息化的地位十分高层级的一个区域,也是整个校园的平台上最基本的信息之一,该平台进行电子支付和识别的所谓“卡令牌”给出的后台服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通过应用各种应用,所有功能和内部文件功能都集中组合于校园一卡通的同时,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

通过使用一卡通系统的大学管理,最大限度的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并能够检测和控制日常管理上的漏洞,改变一个手动录入信息,传统手动办公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业院校的行政管理能力。使用校园.一卡通系统,可以实现在校园的数据系统中全面整合各部门。

统一形象,提高社会效应:校园一卡通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尤其是各个子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反映了学校组织配置,管理的规范和各种规章制度的规范性,杜绝各种不按照规范做事的行为。对原有的要求这种刚性要求消除了人工处理问题的情感因素,使学校拥有更优化的生活空间,能够振兴学校的教育资源。

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在高校普遍使用办公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行政管理之前,信息孤岛现象十分明显,在人力部门的员工管理系统、教务部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图书馆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财务部门的财务系统都存在着信息的单方使用现象。其实,这些部门之间有很多信息是可以各个部门公用的,但是由于信息孤岛现象,每个部门都有一份自己的数据,以致常常发生同一个信息在各个部门之前不同步的现象。其中,又属财务部门最为突出,最为严重。

校园一卡通系统使所有的学校管理制度得到了统一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重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维户基地,并通过许多已经实现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使原始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收集的时效性得到了保证,避免了过去的情况重复。其结果是,使高等学府的统筹管理已经进入自动、高校管理的新时代。

有效集中财力:校园的一卡通系统与计费能力,这使得几乎所有的财政流都汇入在一卡通账户治理,奖学金、助学金、师生出勤率、最低生活自助这些支出也可以使用一卡通系统收发,让这些资金的流向变得明确。学校校园一卡通的与金融功能的结合,使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不断扩大,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资金的集中,初步解决了高校办学拿不出更多空余费用的问题。

节约成本:多年来,越来越多高校运营成本和事业总支出逐年增长,是最典型的问题之一。校园一卡通系统控制电力的应用和水力控制这两个子系统,有效限制了电费、水费支出。

此外,数据共享校园卡和用卡来处理多种功能,以消除卡(如餐厅卡,借书卡等)发放工作,为学校节约管理成本,人员成本和费用。因此,校园一卡通系统广泛应用于校园,使高校的收入得以增加,给高校带来了更加直接的经济效益。

本文仔细分析了在高校校园内一卡通系统的应用方向、功能目标、性能目标,并逐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系统设计方案。

作者希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对高校校园一卡通的发展做系统的梳理,并应用现在最新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真正符合高校师生意愿的一卡通系统。希望能够对从事校园一卡通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工作者提供帮助或者案例,促进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信息化、自动化建设,使校园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参考文献

 [1]潘利华,中国智能卡产业与应用市场探讨[M],香港:亚社国际出版社,2002.198-213

 [2]李振涛,多功能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研究[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2002

 [3]刘锦德,刘后铭等著,计算机网络大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7.354-380

 [4]李晓航,多功能校园IC卡管理系统[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0

 [5]王爱英著,智能卡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213-216

 [6]李鹤田,张国华,智能卡安全等级认证,IC产业的技术保障叨,金卡工程,20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