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策略初探

杨欣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汉庄中学,678000

摘要: 地理学科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教师可将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学习资源,进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因此,教师妙用乡土地理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能突破地理教学“抽象”的难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9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积极采用乡土地理资源,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主动性,并提升综合能力,从而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而教师也要具备一种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主要教学内容来合理穿插乡土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主动地融入各学习环节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为促进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意义

1.新形势下中考地理的需要

乡土地理资源是当前优化中学地理教学体系的重 要素材。在新课程改革日益推进背景下,乡土地理教 学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乡土地理教学也要随之做出 调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学 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家乡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 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基本理念,是当前 初中地理学科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诉求。

2.乡土地理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其 具备世界眼光

综合来看,乡土环境为学生生活、成长营造了良好 的氛围,是学生熟悉的重要环境。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有 助于学生体会家乡的发展、变化。乡土地理环境是学生 成长的基础环境,其中包含的素材内容及精神理念,更 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教师通过合理挖掘乡土地理 素材,客观讲述乡土发展变化,为学生感受乡土变迁提 供了客观基础,打破了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单一形态,借 助文字、图片或视频等媒介生动描述地理知识,有助于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树立奉献家乡、回归 家乡的精神志向,使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家乡建设紧密融 合起来。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策略

1.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乡土地理资源观

乡土地理资源复杂多样,资源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点资源观,以辩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土资源。乡土地理具有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特点,因此,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可以紧密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可以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知识,将其应用于地理实践当中。

2.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教学工作正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可供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多样化的。为了促进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师则应发挥出现代化手段利用优势,实现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各乡土地理资源。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有着自身特色和文化。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各城市和地区的地理、建筑、面积都呈现出动态变化,如果让学生单纯依靠探究当前城市的面貌,是很难落实深入感知城市发展的,也不会掌握城市文化。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则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为学生展示出城市的发展史,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对城市文化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像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应当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在备课工作中应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选择在城市发展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视频或图片,把城市的自然特征和农业以直观、形象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来掌握本地城市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将自身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并发挥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对自身城市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3.小组合作学习

要想将乡土地理融入到日常的地理知识学习中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地理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学生们独立进行知识的学习,在遇到学习困难时,由于教师无法及时解答问题,学生们可能会产生放弃的想法,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无法得到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问题时向小组内其他学生寻求帮助。但是要注意一点,教师在进行学生分组时,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散组合,不将学习成绩在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学生在组内进行学习时,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优点,针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及时改正,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从而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例如教师在讲解“时区”这个概念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究,让学生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时区”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对“时区”进行理解。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男同学们都喜欢看 NBA 球赛,但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每次比赛开始时,都是在晚上,球场外灯火通明,但是大家在观看球赛直播时却是在上午时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第二个问题是小红的妈妈去日本出差,她让小红 10 点去北京机场接她,可是九点 30 分的时候却发现妈妈已经出现在门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们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一致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时区”的影响,教师可以进一步对“时区”进行解答,“时区”是指各地之间的经度不同,造成时间的差异。由此可见,将乡土地理与地理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

4.构建专业乡土资源库

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落实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实现构建专业的乡土资源库不仅能更加深入地让学生对乡土地理有所了解,同时还会丰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以此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当教师在构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时,要避免一手操办,要让学生共同参与,让学生成为组织者、指导者,一起查找各种具有价值的乡土地理资源,并结合学生自身已经掌握的地理知识来构建具有特色和专业性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古迹名称,落实归纳总结和记录,实现在记录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各名称的来历、存在的典故,以此来拓宽视野,丰富自身知识。尤其是对一些处于旅游城市的学生来说,各种旅游胜地都有着诸多典故,学生通过系统研究城市的标志或者城市地理风貌时,也会更加全面掌握城市的内涵和历史文化,这能够为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和主动性,为显著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三、结语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逻辑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的乡土地理资源,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这也是推动地理课堂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尝试。通过地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洪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利 用 方 法[J]. 中 国 校 外 教 育,2018 ( 11) :113-114.

[2]李洪刚.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 利 用 方 法[J]. 中 国 校 外 教 育,2018 ( 11) :113-114.

[3]刘子中.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J].新课程,2018(03).

[4]沈俊.浅谈乡土地理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特殊意 义[J].学科交流,2014(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