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

王泓贵

广东省安心加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建筑工程,其中涉及到多个工序,通过对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技术进行有效分析,并采取相关的技术管控措施对此类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关键词: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11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智能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专业技术,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有效地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电气安装工程的安全性。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贯彻落实各项施工方法,确保项目总体的安全性。

1、智能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管理相对滞后

智能建筑电气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对较高,相比于其他的建筑工程其施工难度较高,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门的职能培训,难以熟练应用施工技术方法,对于施工细节并不熟悉,致使施工合同划分不清,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隐患,比如施工图纸不符合施工标准,预埋容易存在安全隐患,设备材料的采购质量存在问题等,难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致使施工成本不断提高,对智能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造成了不良影响。

1.2质量管理工作不完善

部分建筑施工团队在电气安装的过程中,过于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问题,通过减少技术人员的配置,以及缩短工期等方式,获取高额的利润成本,这些建筑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如果不能采取相应的应对手段,则会引发安全事故。而造成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部分施工企业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不关注,施工人员缺少责任意识,导致各施工环节皆存在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电气安装项目的实施要求施工企业具备完善的管理机制,可以对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落实,可以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智能建筑的质量符合标准。

1.3施工人员缺少专业素养

因为部分施工企业未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工作,而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在开展智能建筑电气安装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部分施工人员未经过技术培训就进入到工作岗位上,缺少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其在电气安装的施工环节中无法及时排查出质量隐患,导致安装和调试工作存在一定问题。比如预埋管路煨弯直径不达标,未对管口处理,接地不良、位置不精准、安装工艺粗糙等。同时预埋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隐蔽后处理非常困难,处理不当或未处理都会成为运行期故障隐患,导致机电安装施工的质量不合格,对整个智能建筑电气安装项目的质量产生影响,继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电线敷设

智能建筑对电气施工技术具有高标准的要求,施工人员只有了解设计图纸才可以开展电线铺设工作,施工人员需要严格依照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可以对铺设线路进行随意改动,同时电缆要进行整齐铺设,并对其加以固定,对标志牌进行及时装设,并利用一定长度的电线,防止因为温度而造成电缆变形等现象。除此之外,安装电缆时,不可过度弯曲电缆,需要做好电缆线的保护措施,延长电缆的应用期限。

2.2防雷接地

首先,施工企业需要合理安装避雷设施,可以将其构成圆弧状,避免建筑物被击坏。在安装雷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牢固与平直的原则,不可以出现弯曲和高低起伏的现象。其次,利用钢筋制作引下线,确保钢筋的截面符合设计标准,确保了钢筋接头的准确性,并且不可以存在死角。连牵引下线的金属保护管需要和引下线进行电气连接。最后,为防止雷电流影响到人体,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接地方法,把雷流放置在地上,根据施工图纸的规定焊接连通二条的钢筋,并使用油漆加以标记,以利于检查和引出,以电气施工设计图为基础找出防雷接地的适当部位,在此基础上开展电气施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保证建筑设施的完整性。

2.3配电设备安装

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配电箱的数量多且型号繁杂,许多供水设施由消防和楼字以及弱电部门专业的人员管理,因此供水设施结构的设计严密、工作原理复杂。就供电来说,它是供电负载进入施工现场的直接控制器,直接影响了工作的弱电负载、灯光、电力是否正常运行。所以在不开启柜门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保护级别应大于IP40,但开启时的保护级别应大于IP20,应以实际状况为基础采用下进下出或上进上出的连接形式加以设置。

3、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3.1做好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电气安装施工项目以前,需要提前和设计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做好设计图纸的交底工作,针对施工图纸中的技术难点进行有效分析,要对图纸审核环节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开展交底工作,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了解设计的目的,有助于提高具体的施工效果。施工企业需要依据施工图纸,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同时积极引进相关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等,对于设计图纸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有效修改,继而制定良好的施工方案,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3.2管路敷设技术

新时期的高层建筑,普遍把底层空间作为配电房或是车库等,电气路径普遍为地下的公共空间,利用多种功能的桥架或电气沟槽,地面上各建筑利用电气管井,公共空间及户内布线采用顶板及墙壁预埋管路布线方式。设计单位利用辅助设计软件进行综合管线布置设计,将所有强弱电及子系统管路画在-张图纸上,大大减少了现场的图纸携带量,如果单纯依靠施工人员对子系统的理解,但是会对施工人员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最佳的方式就是,施工管理人员可以在不同区域制作单独的埋管表,同时对各个系统的埋管型号、长度、方向、管口位置做出明确的标准,然后将其汇聚到一起构成数据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和设计图纸进行对比分析,开展管路预埋和检查,保证预埋施工准确性,并对管路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3.3智能化子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配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是安装工程的核心任务,一是尽快形成水久电源,为下阶段智能建筑各项子系统提供调试电源保证。二是在子系统调试期进行试运行,消除存在的各种故障隐患,平稳进入运行期。设备安装期一般安排在二次结构施工后期阶段开始,在送电前必须完成机房装修全部工作,并按运行期进行运行制度建立、人员配置及巡检。子系统的安装调试是一项管理密集型的项目,涉及到多个厂家,并在施工中需要多方配合和协调工作。

3.4加强对电气施工技术的管理

电气安装施工对于整个智能建筑工程项目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工期,质量及效益。智能建筑的电气及信息子系统施。由于专业分包较多,电气技术的管理难度大,需要保证配置有经验的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执行响应技术标准。有任何质量问题,应该立即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且及时作出整改。此外,还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符合工期的要求,以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作为智能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技术管控,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智能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智能建筑领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佳.浅谈如何加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材发展导向,2020(03):91-92.

[2]王忻.基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4(32):126-126.

[3]王永平.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措施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7):119+111.

[4]李建明.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9):42+46.

[5]刘霍宝.智能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20(0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