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地理教学的优化路径

黄传杰

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地理意识,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地理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10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课堂上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复课后,由于教学方法的新变化,越来越明显。地理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地理基础知识,如和谐感知和综合思维、地域意识、地理实践等。因此,以基本技能为基础的地理教学研究必须确保正确教学。

1.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地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依据

1.1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观

在中国教学领域,教育一直被视为首要任务。真正的教育者不是教学主体,而是教学生理解知识背后的意义,它被认为基础学科。作为教师,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倾向于以教学为导向,注重获取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区分了"教学"和"教育"。然而,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类活动,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素质、精神和道德,这是他们必须追求的主要目标。

1.2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合作,为了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学科的基本知识,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由于部分教师教学理念或教学方法的不当,使得教师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笔者研究发现,对其中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2.1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导原则,在设计教学时,不能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错误的认知使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学习,因为人们认为这种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受到不同事件的影响,导致教学不一致。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即将到来的课程中,这种情况也会发生,但基本知识尚未得到有效演示。

2.2教学展示的低效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地理学涵盖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其中许多知识是抽象的,为了使这些知识有效,教师必须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展示这些知识。然而,在过去,教师没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效率,由于培训设施的限制,他们只能使用黑板。目前,多媒体教学方法虽然已经普及,但笔者认为,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效果不佳。

2.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较差

目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它能有效地传播理论知识,但由于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在其教学模式中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3.初中地理课堂现状分析及优化策略

3.1在教法和学法上进行改革,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可以受益终生。基础教育的学习阶段是教给学生良好学习模式的最合适时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材直接向学生灌输地理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和学生,有必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尽可能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材料和教材,通过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共同讨论和解决教学问题,从而获得新的地理知识。

3.2通过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可行的学习信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渠道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新地理学科、教具或投影的要求,采用挂图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信息。例如,在学习天气和气候的过程中,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知识,教师这时候应该将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给出一些生活的例子,如天气预报、沙尘、大雾等现象,以便学生了解周围的事物。同时,接受新的地理知识。因为生动形象的信息点可以让学生在使用不同情感的同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外,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追求,使他们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正确掌握新的地理知识。

最后,为了评估新课程优化教学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够适应实际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师要善于分析自己的学习,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从问题转化为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制定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的深入学习,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教师还应能够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发展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此外,教师必须要改变教学策略,建立合作学习和实践小组是重要的教学方法。

3.3结合教材研究,实现目标设计

为了优化教学,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学目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注重有效教学,实现学习目标。此外,为了有效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必须了解教科书是否是有效针对性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教育者必须要在课前学习和分析教材,找出复杂的知识要素,,制定符合学科要求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建立具体的教学过程,分配和使用不同的教育环节,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3.4创建学生小组,实现合作学习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它抑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限制了教学效果,目前,要实现有效的教学优化,教师必须能够正确认识教学的不足。随着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小组培训法逐渐被视为打破传统教学关系的一种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教学主体也由教师转变为学生。通过在学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还提供了改变师生关系的机会,他们的知识将在小组合作的框架内得到有效发展。相比之下,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所包含的现代理念。同时,为了实现小组教学法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有效的小组建设。在这里,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学生自由结社的基础上组建小组,这样他们可以更快地进行分组,学生小组的成员彼此熟悉并确保保密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组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还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作业,以确保分组质量大致相似。

3.5构建实践活动,发动学生探究

目前,能力发展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动力,地理作为一门相对综合性的学科,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框架内,可以促进学生作为地理教师的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优化教学的重要方向。学习与实践是初中生必须培养的重要技能之一,这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但这种能力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有效实现的,这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能够在实践中将教学实践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研究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结语

学生们系统地完成了不同的任务,但它们是完整的,学生意识中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尚未实现,记忆主要以碎片的形式出现,学生意识中的知识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是不可整合的。结合这一策略,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工具在学校设计中合理地统一知识。

参考文献:

[1] 汤协勇.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路径研究[J]. 华夏教师,2012(12):53.

[2] 张云清. 初中地理课堂个性化教学例谈[J]. 中学课程资源,2017(7):10-11.

[3] 王燕. 试论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路径[J]. 考试周刊,2020(9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