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林业资源保护及森林防火措施的研究

于佰彬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老平岗林场,154312

摘要: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需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的作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森林防火措施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技术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15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自然资源开发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重点内容。林业资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种种因素,林业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不利于经济发展,有损人类生存环境。森林资源是林业资源的一种,林业资源环境和地区气候、水源、生态等都有重要关系。火灾是森林最大灾害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威胁﹐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森林防火管理措施,这也是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内容。

一、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

林业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的存在可以有效吸收环境污染物和生活噪声,可促使生态系统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还原,在一定程度上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但在森林资源的实际开发中,毁林现象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问题导致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林木生长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若过度开采,较难恢复。因此,要合理利用林业资源[1]。而且近年来,随着森林火灾的频繁发生,现有的林业资源已不再对社会发展起作用。林业管理部门应提高保护林业资源的意识,定期通过网络向公众宣传保护林业资源的重要性。

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加强林业生态系统保护,加强生态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施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略。森林作为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生态系统,内部含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可以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木材食品和各种生产原料,同时要兼具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多重生态价值,它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大量以实践证明不科学,长时间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势必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和灾难。因此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加强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提升,处理好林木保护和再生之间的关系,为现代人类文明提供保障,实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森林火灾是一种较为突然,传播范围较为广泛,危害较为严重的灾害,包括了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如果不能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一旦森林当中出现火灾,将会短时间内向着周边的邻居扩散蔓延,造成大批量的林木死亡,引发物种多样性危机,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2]。所以在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不仅能够维持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够更好的助推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森林防火措施

(一)设置瞭望台

对于地势相对较为复杂,变化较为明显的林区一般可以通过瞭望台来观察林区的灾情,其主要功能是便于对林区的突发性事件进行有效的侦查和评估。一般情况下瞭望台会设置在林区的最高点,不受地势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观察视野,能够在短时间内明确火灾的具体位置,并及时下达命令进行有效的救援。

(二)设置防火线

森林当中通过设置防火线,对预防火灾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各个林区的交界处,通过预留一定的空地并做好空地各种林木植被的有效清理工作,能够有效预防灾情,由一个地区造成一个地区扩散蔓延。在防火线设置过程中,主要划分成三种,分别是林间防火线、林道防火线以及林缘防火线,一般情况下防火线的宽度控制在30m~50m,当火灾发生之后,可以借助防火线快速达到火灾所在地阻止火灾不传播蔓延,进而减少火灾的波及范围,避免大量林木死亡。

(三)建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投资林区消防产品和设备,建设消防道路,全面覆盖林区。建立了天地人一体化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通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遥感分析系统,完成天地一体化的实时监测,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传输分系统接管卫星通信和自组网通信,建立四级森林防火监测机构,形成现场一指和一指三级指挥系统,动态传输系统数据。

(四)增强扑火队伍建设

一是为扑火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具体内容包括扑火技能、安全与避险等基本知识,熟练使用各种扑火工具,模拟训练防火预案,增强实战能力。若出现火情,可及时、快速、准确反应,避免在火灾面前手忙脚乱。二是科学建设关于森林扑火的专业武警团队。由多年实践分析,扑救森林火灾应采取专业手段,通过专门的森林消防队伍,迅速控制和消灭森林火灾。三是对各种防火工具系统研究,南北方地区的森林类型、地形地貌存在不同,需根据情况使用防火工具。

(五)加强火源管理

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心环节。为了提高森林防火管理水平,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火源管理,在源头上降低火灾发生的可能性,科学指导林区群众用火行为。同时,还要落实精细化的防火管理责任制,设立绩效考评机制,对日常防火管理工作进行评定,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度。火源是引发森林火灾的关键因素,要严格控制火源,有效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常见的森林火源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火源,二是人为火源。自然火源,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常见的有雷击、陨石坠落、火山爆发等。自然火源都是不可抗力且广泛存在的,自然火源中发生频率最高的是雷击火源。人为火源,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着火的总称。人与森林资源联系密切,只要人与林区密切接触,就会产生一定的火源,如在林地内部直接点火,烧草场、烧除农田秸杆等。有的是在清明节、春节等祭祀活动中产生的火源,也有少部分是因利益冲突进行的报复性人为放火。不管是自然火源,还是人为火源,都会给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六)加强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

在保护林业资源管理工作中,搞好森林防火是其中最关键的一项工作。为了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和火灾造成的损失,应大力加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在宣传工作中可结合具体案例增强宣传效果。在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具体工作中,应采用多元化模式,帮助广大民众通过宣传教育能够充分认识到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能够主动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森林防火工作[3]。另外,对林业部门的专业灭火队也要定期对其进行专业防火知识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和灭火技能,提升防火工作质量及效率。

(七)制定火灾应急预案

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对预防森林火灾此项工作需要综合进行考虑,除了积极开展防火知识宣传外,还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指挥体系,对防火相关工作不断完善,制定出高效的应急预案。此外,还需要完善防火管理机制,保证其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开展预防森林火灾工作,促进防火工作运行体系能够进一步发展,提升防火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概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但在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建设中,仍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各地区林业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方案,不断加强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有益作用,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树森 . 分析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的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20(17):101.

[2]韩志明.森林资源保护中护林防火技术应用研究[J].农技服务,2016,33(1):162.

[3]袁红 .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J].乡村科技 ,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