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推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李鹏

哈尔滨市阿城区吉兴林场

摘要: 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状态会受到林场的工作观念、技术水平的影响。基于新时期我国在经济建设角度,逐渐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各地林场想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前景,就需要积极转变工作思路,确定新时期的林业建设工作目标,落实好相应的管理机制。并考虑在工作中发挥出高新技术应用价值的方法,完善设施建设,培养高技术团队,有序展开科技兴林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林业产业;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DOI:10.12721/ccn.2022.157151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传统林业产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果树的果实以及木材加工、销售等基础项目。实际的产业结构类型比较单一,不符合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要求。

1.分析制约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因素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先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状态。

1.1工作观念

许多林业工作者在日常工作环节中,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没有制定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的管理计划,没有关注不同树木栽种在同一区域时,可能会对树木质量和土壤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采伐树木时,没有对采伐区域进行合理划分,所选择的采伐时间、方式都存在不足之处,导致树木生长速度跟不上采伐速度,影响当地的植被覆盖率。这与工作人员缺乏生态保护意识有关,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状态。

1.2技术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行业发展有推动作用,而生产力对科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技术的引进为林区经济建设提供不懈动力,但林区技术发展滞后难以满足林区建设要求。目前,国内科技后备力量落后,相关林业建设发展研究理论较少,林区开发项目单一。林区主要集中于偏远地区,这些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当地人们缺少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技术水平不达标,导致林区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简要概述林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在制定林业经济发展计划时,要明确发展目标,找到发展方向。合理确定发展过程中需要使用哪些技术、设备,进行成本预估,并做好规范化的管理工作。

2.1主要目标

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林业建设目标,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将林区资源保护列入主要工作内容,以降低林区资源消耗,培育后备资源,优化森林功能,创建和谐生态系统,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有了总体发展目标后,全面提高员工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提高内部团结意识及能力,才能带动林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2.2管理思路

要落实好管理工作,以提高管理工作全面性、精细化程度为基础,约束林业工作者的经营管理行为。首先,当地政府部门需加强对林区的管理,减少森林消耗,禁止乱砍滥伐,结合标准流程规范操作,提高林区建设质量,避免人为破坏。此外,林业制度体系有待完善。基于战略改革发展完善林业制度体系,创建适应生态环境的林业发展平台,创建专业的林业决策小组,为经营人员提供便民资源,进一步推动林业发展。

2.3技术研究

科技兴林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环节,工作人员需深入研究科技方案,增加林业发展科技含量,跟上现代生态发展脚步。具体来看,应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提升林业生产力,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并将科学实践作为建设根本,解决林区生产建设脱节问题;还需要吸引人才资源全面开发林业经济,加强林区基础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为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3.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法

结合新的工作思路,展开林业建设的实践研究时,应做好以下三项基础的工作任务:

3.1制定生产计划

带动林业产业的稳步发展,需要从制定林业建设方案,合理进行生产经营工作的角度展开。动态化的掌握当地的市场需求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展开人工造林工作。同时,借助科技力量实现林业生态与科技的有机融合,创新林业资源开发利用形式,提高林业资源利用率。资源开发利用要保证良性循环,不断扩大林业资源面积。以往林业经济已经落后现代经济发展需求与林业生态建设进度,需要在保持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全面开发附属品,尽可能开发林业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2落实生态建设

要在经济建设阶段,研究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关系性的方法。要重视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打破传统生产形式,实行生态建设。要引进先进技术深化林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与推广,引导林业经营者应用先进技术展开建设工作。开发新技术能引领林业生态发展,由天然林采伐转为种植园采伐机制、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同时,重视人工林采伐,制定有效方案遏制天然林商业采伐,做好资源保护工作,推动商品林基地的生态发展。此外,要想有效保护林业资源,我国还应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和利用结构,优化林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体系,解决木材需求问题。在顺应市场发展的条件下,考虑市场选择,分类经营,发展高产林,扩大森林面积,提倡社会企业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投资。

3.3产业结构优化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科学优化产业结构,首先,要从采伐管理和林木加工的角度制定管理计划,展开技术创新研究工作,合理发挥出木材的最大使用价值。其次,要配合构建林业工业结合结构、林牧业结合结构及林渔业结合结构。林业生态可以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选择适宜的结构形式,同时需注意保护生态结构的多样化,培育市场需求大、生长快的林产品,实现林业经济长久稳定发展。还可以根据林区建设情况,制定生态旅游计划。这些都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方法,需要确保林场的工作人员能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与时俱进的找到经济发展的方向。

结语:要从科学扩大林业产业覆盖面积的方式,制定林木的生产计划。同时,应落实生态建设任务,找出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做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管理工作。这需要充分分析出哪些因素会影响林业经济效益,做好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工作。将林业、农业、工业、渔业等行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复合型产业结构,为林业增收创收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毛竹红.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9,(3):242-255.

[2]刘洋.生态保护背景下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路径[J].农民致富之友,202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