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商务英语翻译“译意”和“译味”的元功能解读

朱金霞

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东莞,523960

摘要: 语言翻译中,译意和译味孰轻孰重之争更多的是集中在文学领域的语篇,商务语篇多被认为只可译“意”,无需译“味”。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用语言元功能的经验功能和人际功能方法对商务英语语篇翻译进行分析。本文表明,基于商务交往的功能需要,商务英语语篇翻译应重“译意”;但商务往来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交往,把商务交际中表达的人际态度、立场、语气、评价等意义翻译出来,“译味”得出彩所传达出的情感和趣味效应更会是商务场景中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译意;译味
DOI:10.12721/ccn.2021.15705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1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跨国经济和贸易活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语言的交流和翻译活动也不断凸显出重要意义。商务英语作为一门专门用途英语,涵盖面广,涉及的领域多而杂,不仅涉及到经济、贸易、管理、法律、物流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语言表达差异等方面的理解。商务英语既包括了与某种行业相关的具体内容,又强调在商务场景下交际的有效性。因而对于商务英语文本的评判标准不能单一,而应多元化(马会娟,2005)。

众多学者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弗米尔的“目的论”、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以及语用学等视角来探讨商务英语翻译。各种翻译思想都围绕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信息传递的对等等方面展开讨论,都注重翻译中的“信”。本文借用金岳霖先生关于“译意”和“译味”的思想,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框架下对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探讨和解读。

2 “译意”和“译味”

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中论及翻译时,从哲学家的视角开创性地提出了“译意”和“译味”两个概念。“译意”是指“把字句底意念上的意义,用不同种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而“译味”则是“把句子所有的各种情感上的意味,用不同种的语言文字表示出来”;他还认为,“译意”相对比较简单,“译味”却要麻烦得多,当二者不可兼得的时候,“有时也许只好舍味而取意”(金岳霖,2010)。

金岳霖先生为了证明知识的客观性,运用“二分法”把“译意”和“译味”划分为“意念上的意义”与“情感上的寄托”的二元对立;前者注重语言的工具性,传达的是概念、意思或命题;后者注重语言的社会性,传达的是情感、意象或情趣。“意念上的意义愈清楚,情感上的寄托愈少;意念上的意义愈不清楚,情感上的寄托愈容易丰富”(金岳霖,2010)。这样,“译意”和“译味”之间就产生了二元对立,相互冲突与矛盾,很难兼顾统一。为此,不少学者也以“译意”和“译味”来区分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

金岳霖关于“译意”和“译味”的翻译思想对于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但与此同时,其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也有着本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忽视了二者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一面。在理论上,翻译就是要追求译意和译味的统一;在实践中,由于受到语篇类型、翻译目的、翻译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只能是以译意为主,而尽可能加入译味,以保留源语的相关的情感要素。不管如何取舍,任何语域的文本翻译都力求在意思理解中传神,在情感寄托中达意,最终实现“译意”和“译味”的和谐共存。    

3 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

上个世纪50年代,英语语言学家韩礼德创立了系统功能语言学。他认为,人们对语言使用的要求决定了语言必须完成各种功能,所以语言本质上就是为实现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的语言潜势系统网络。概念功能是指人们利用语言表达客观世界的过程、事物和现象,能体现出事物、现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概念功能的核心是及物性系统。人际功能主要是利用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对其它事物的推断功能,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系统体现;语篇功能则是用语言手段将词句信息组织成语篇,形成完整语义的联系功能,由主位结构、衔接系统体现。

在商务场景中,买卖双方经常就交易的具体细节进行双方责任和义务的约定。比如,对于交货义务的确定,会有这样的情景:卖方需要赔偿买方由于货物延期发放所造成的损失。这是约定现实世界中有可能会出现的一个事件,我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这一意义,重现这一情景。对于这一经验的理解,从及物性角度看,可以确定这是一个物质过程(“赔偿”),有两个参与者(卖方,买方)和环境成分包括原因成分(由于货物延期发放)和结果成分(损失)。从人际功能看,说话者要对某一个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描述,根据交际目的和意图,可以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卖方需要赔偿买方由于货物延期发放所造成的损失。 /由于货物延期发放,卖方必须对买方的损失进行赔偿。/关于货物延期发放的问题,卖方应该对买方的损失进行适当赔偿。这些表达方式在意义上是有偏差的,但在交际中都可以使用和接受。

就选择使用语言形式而言,参与者是确定的双方,在责任和义务的约定中都是用确定词表达为买方和卖方或某某公司,但在非合同性质的语境中,通常也会使用各类代词如“您”、“我方”“双方”“我们”等表达;表示有可能发生的物质过程动作“赔偿”可以选择不同的情态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如,需要、必须、应该);对于原因的描述,可能用不同的介词(如由于、关于)引出,可以置于句首或句中,起到不同的礼貌效果和语气效果。

4 “译意”和“译味”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元功能解读

4.1 概念功能解读

概念功能表达的内容就是小句概念上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理解这层意义,再通过目标语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译意。如果我们用下面两个不同的形式来翻译“卖方需要赔偿买方由于货物延期发放所造成的损失”,它们只是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属于译意范围:

(1)a. The seller shall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any loss caused by the delay in delivery of goods.

b. There shall be compensation from the seller for any loss caused by the delay in delivery of goods.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用(1a)来进行表达翻译,因为这一表达清晰明确地描述了参与者、动作过程和环境成分,不会产生其它误解。而当我们用(1b)进行表达翻译时,过程发生了变化,经验的物质过程变成了存在过程,动作描述成了一种状态,它们表达的还是同一个经验意义,也即是在译意。但动作的名词化选择使得表达蒙上了隐喻式的用法,就多了另些味道。

4.2 人际功能解读

人际功能通过句子的语气、情态、评价系统体现,可以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态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程度、语气的强烈程度、评价等。如果我们用下面的不同形式来翻译“卖方需要赔偿买方由于货物延期发放所造成的损失”,我们除了译意外,也在译文中也加入了译味的因素:

(2)a. The seller shall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the loss due to the delay of delivery.

 b. The seller will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the loss due to the delay of delivery.

 c. The seller must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the loss due to the delay of delivery.

 d. The seller should compensate the buyer for the loss due to the delay of delivery.

从翻译的对等性考虑,(2a)是最合适的译文,原文和译文表达了相同经验的意义和情感上的意味(此处,shall在商务用语中常表示“应”,多强调义务、命令,但在前提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仍有商量余地)。因此,在原文句子的语境下,这个译文既“意”到也“味”到。但是,当把shall换成其它情态动词,意“味”就发生了变化。(2b)will是将来时的时态表达,所需要承载的义务含义就有所降低;(2c)must通常译成“必须”,语气强烈,不容质疑;(2c)should解释为“应当”,强调从某一有参照的客观角度主体须履行的义务。

5. 结语

商务英语翻译是为各种商务活动服务的,在翻译过程中,译文与原文的经验功能对等是必须的。因此,忠实于原文意义的“信”,即“译意”是必须的,是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人际功能所传达出来的态度、观点立场、语气缓急、评价等意义对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前的关系建立和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商务情景下的活动也有助推器或拦路虎的作用。很多情况下,译味是不容易的,而且也有可能加入了“译味”元素所呈现出来的味道可能与原文的不一样;要翻译出原文的味道,需要考虑词、句本身和背后的含义,还要综合上下文语境、语言情境和文化情境等方面的因素,甚至需要重构经验过程,力求把原文的的味道呈现出来,实现“译意”和“译味”的和谐统一。

[1]金岳霖. 知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会娟. 论商务文本翻译标准的多元化[J]. 中国翻译,2005,(5).

[3]黄国文. “译意”和“译味”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解释.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9).

[4]Halliday,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M]. London:Arnold,1994.

[5]汤静芳. 商务英语翻译[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