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容器育苗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蔡艳秋

依兰县林业和草原局

摘要: 林业育苗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优势,提出了该技术实际应用的关键点,包括栽培基地和育苗容器的选择、育苗基质的配置、种子处理、管理方法等。
关键词: 容器育苗技术;林业;应用措施
DOI:10.12721/ccn.2022.1571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近年来,我国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加快了大部分地区林业生产的发展,但受限于生产技术和条件,无法实现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容器育苗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苗木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苗木的出芽率和成活率,为林木育种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提高容器育苗技术水平对提高育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优势

1.1提高幼苗成活率

容器育苗技术是指选择优质的土壤和养分作为容器内的基础,结合温室技术,促进容器内幼苗根系的完整发育,这样便于技术人员控制容器内的土壤成分,调节容器内的水分、养分和微生物,最大限度地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同时,容器育苗可以避免育苗过程中对幼苗根系的损伤,保证幼苗的完整移植,显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1.2提高苗木资源利用率

容器育苗技术具有发芽率高、成活率高的特点。在栽培过程中,每个容器中只需防止一粒种子,与传统的一穴多播相比,它具有更多的优点和更高的种子利用率。此外,该技术还方便了技术人员更直观、更方便地监测苗木的生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育苗的时间和难度,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育苗的效率和质量。

1.3摆脱气候变化的影响

传统的育苗时间短,受气候变化影响大,如果育苗期间的工作不理想,将影响整个森林生产。然而,容器育苗技术一般在温室或温室内进行,温度、湿度和光线由人工调节,栽培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此外,幼苗在容器中培养。有些苗木有问题,不会影响整体,避免了病虫害和恶劣天气对苗木从根上培育的影响。

2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措施

2.1选择优质栽培基地

培育基地是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果要保证容器育苗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就必须选择优质的育苗基地,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1) 选择室外栽培基地建设基地时,根据苗木的种类和生长需要,充分考虑水源、光照、温度等条件,尽可能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2) 育种基地选址完成后,根据育种技术、林业发展方向和现有条件,科学评价育种基地建设升级方向,加强遮荫棚、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控系统等手段的应用,在不断总结育种经验的同时,为提高森林生产水平提供充足的数据和技术支持;(3) 综合考虑苗木未来生长环境、栽培环境与实际生产环境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栽培方案和技术,确保苗木能利用实际栽培环境,保证苗木成活率,充分发挥容器育苗技术的有效性,确保我国林业育苗事业健康发展。

2.2选择合适的育苗容器

对于容器育苗,技术本身和容器类型相辅相成。

目前,我国最常见的育苗容器有塑料容器、纸质容器、粘土容器等。在选择育苗容器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种子类型、生长方式、形状和大小进行分析,选择最合适的容器形状、大小和材料,以避免对种子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确保幼苗生长质量和效率,尤其是一些珍贵品种的苗木,在容器的选择上应更加谨慎,发挥其提高质量的作用,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近年来,容器育苗技术不断创新。具有透气性和耐久性优点的无纺布育苗容器已开始出现,并逐渐广泛应用于现代林业育苗中。

2.3合理配置育苗基质

苗木基质是苗木生长的基本支撑。如果要保证容器育苗技术的有效性,就必须保证育苗基质的质量,目前,我国森林育苗基质种类繁多。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大致分为无土基质和土壤基质。无土基质是指用珍珠岩、泥炭等人工材料配制的不含土壤的苗木基质。由于材料的不同,这种基材的技术效果也不同,并且有很大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人员需要综合考虑种子类型,种苗需要资金成本等科学选择;土壤基质是指以土壤为基本原料,适当添加其他物质和肥料而形成的特殊容器基质。在制作这种基质的过程中,土壤的选择是关键,人工耕作后的土壤肥力差,渗透性差,易发生病虫害。自然地,土壤含有很高的养分,不易发生病虫害。因此,应尽可能选择天然土壤作为基础材料,并将辅助材料和肥料紧密结合,以确保产生的土壤基质满足幼苗的生长需要。

2.4种子催芽的科学处理

种子催芽是容器育苗中最重要的环节,所谓催芽,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种子休眠状态,缩短休眠时间,间接缩短种子出苗期,提高种子培育质量。目前,最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物理破皮法、浸水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破皮法更适合因种皮过厚而引起的休眠;水浸法适用于胚胎发育不完全引起的休眠;化学方法被广泛使用。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也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例如,可以使用高锰酸钾0.2g/l-1溶液和甲基托布津0.6g/l-1溶液,并可以同时在温水中浸泡。对于中小型种子,浸泡时间一般为24小时,水温为50℃至55℃,种子完全浸没后,温度控制在35℃至40℃,24小时后取出并清洗。同时,在采用不同的发芽处理方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加强对不同幼苗种子耐发芽程度的详细了解,科学合理地控制容器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长期高温灼伤幼苗或长期低温损伤幼苗,准确把握种子的差异,选择不同程度的发芽方法,达到最佳发芽效率。

2.5苗木管理和控制

苗木管理和控制是发展林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容器育苗管理和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控制苗木生长环境,防止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苗木生长期,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补苗工作,遇苗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及时补苗,减少苗木生长不良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要注意移栽,尽量选择阴雨或小雨天气,移栽前做好苗床洒水和松土工作;在移栽过程中,确保幼苗垂直于地面,并彻底清除根系和土壤;移栽后适当遮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移栽后7小时内,确保幼苗生长环境的湿度。如果长期处于阴雨天气,天气晴朗时应及时收起遮阳网,给幼苗充足的光照,以确保更好更快的生长。

3.结束语

总之,容器育苗技术在现代林业生产发展中具有很强的优势和实用价值。将现代信息技术和机械设备集成到育苗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资金投入,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然而,容器育苗技术相对复杂,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有关部门要加强推广,使容器育苗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为林业育苗工作服务,促进我国林业整体育苗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磊.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2):53-54.
[2]李志明.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 南方农业, 2017, 11(027):58-58.
[3]李明亮, 张玉.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 种子科技, 2017, 35(007):95-95.
[4]黄如顺. 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003):122.
[5]杨芬芬. 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剖析[J]. 农家参谋, 2020, No.664(16):128-128.